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57章 勘察加半岛!给大明整点活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7章 勘察加半岛!给大明整点活儿!(1 / 2)

第557章勘察加半岛!给大明整点活儿!(第1/2页)

特林造船厂的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日复一日地吹拂着码头。

朱高炽与朱雄英已在此等候两个月,码头的瞭望塔上,士卒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远方的海平面上,始终没有出现熟悉的船帆——李景隆与徐增寿的船队,连同其他几支探索队伍,依旧杳无音讯。

起初,二人还能靠着处理水师军务、查看战船建造进度平复心绪,可随着时间推移,焦虑像藤蔓般缠绕上心头。

朱雄英每日都会登上瞭望塔,拿着望远镜一遍又一遍地眺望东方,手指因用力而攥得发白;朱高炽则时常坐在造船厂的工棚里,对着海图发呆,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凝重,偶尔还会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案上的茶盏,茶水凉了也浑然不觉。

“高炽,都两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不会出什么事吧?”这天清晨,朱雄英从瞭望塔下来,走到朱高炽身边,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朱高炽抬起头,望着远方灰蒙蒙的海面,沉声道:“不好说,但咱们不能再等了。勘察加半岛是水师探索的前沿据点,或许能收到些零星消息,我得亲自去一趟。”

话音刚落,朱高炽便让人叫来俞通渊,下令道:“俞将军,立刻准备三艘最快的战船,再挑选两百名精锐士卒,随我和雄英前往勘察加半岛。”

俞通渊闻言,连忙劝阻:“殿下,勘察加半岛天寒地冻,路途凶险,您二位身为皇孙,万万不可轻易涉险!不如由属下带人前去探查,一有消息立刻传回特林!”

“不必多言,”朱高炽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景隆和增寿是我的兄弟,水师儿郎更是大明的骨血,我必须亲自去看看。你只需按令准备,其他的不用管。”

俞通渊见朱高炽态度坚决,知道阻拦无用,只能无奈应下:“属下遵命!只是此事需立刻上报京城,请示陛下与太子殿下。”

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与朱标虽有些担忧,却也明白朱高炽的心思——既为兄弟安危,也为水师基业。

朱元璋当即下旨,命俞通渊全力护送,务必保证二位皇子的安全,同时调拨一批棉衣、药材与粮食,随船送往勘察加半岛,支援驻守的水师将士。

三日后,船队从特林港出发,朝着勘察加半岛驶去。

俞通渊亲自坐镇旗舰,安排士卒轮流值守,时刻留意海面情况;朱高炽与朱雄英则站在甲板上,任凭海风呼啸,目光始终望着东方,心中满是期盼。

经过十余日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勘察加半岛的北洋水师驻地。

刚踏上码头,一股凛冽的寒风便扑面而来,朱高炽忍不住裹紧了衣袍。放眼望去,驻地的营房是用木头与石块搭建的,简陋却结实,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水师将士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却依旧冻得脸颊通红,有的在修补战船,有的在加固营寨,还有的在劈柴生火,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风霜,却眼神坚定,没有丝毫懈怠。

“天寒地冻的,他们却要常年驻守在这里,太辛苦了。”朱雄英看着将士们忙碌的身影,声音有些沙哑。

朱高炽也沉默着,心中五味杂陈——这些水师儿郎,远离家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坚守,只为给大明的海外探索打下根基,可朝廷能给他们的支持,却远远不够。

俞通渊看出二人的心思,连忙解释:“殿下,勘察加半岛虽冷,但除了冬天,春秋两季气温能回升到零度以上,将士们多穿些衣物,倒也能承受。只是物资运输困难,棉衣、粮食时常短缺,将士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打猎、捕鱼补充给养。”

“这怎么行?”朱雄英皱起眉头,转头对朱高炽说,“高炽,咱们得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就算条件有限,基本的生活物资总得配齐,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冻着身子守边疆吧?”

朱高炽点了点头,心中也在思索——勘察加半岛地处偏远,与中原相隔数千里海域,风浪、暗礁遍布航线,物资运输不仅耗时漫长,每一次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运输船,还要承担船只倾覆、物资损毁的风险,成本高得惊人。

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有限,既要支撑北疆防务、中原赈灾,又要拨款建设水师、支持海外探索,能分给勘察加半岛据点的经费本就有限,且常常因为漕运拥堵、天气恶劣等原因延迟送达,导致据点时常陷入棉衣短缺、粮食告急的困境。

长此以往,单靠朝廷拨款,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不仅会拖累朝廷财政,驻守的水师将士也难以安心戍边,甚至可能因生活困苦影响士气,动摇据点的根基。

必须找到一个能让据点自给自足的法子,让据点能够依靠自身资源解决物资供应问题,无论是粮食、衣物,还是修缮战船的木材、铁器,都能实现本地生产或通过贸易获取,不再完全依赖朝廷调拨,这样才能让勘察加半岛真正成为大明海外探索的稳固前沿,为后续的美洲探索提供持续支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57章勘察加半岛!给大明整点活儿!(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