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通过得异常迅速。
三个月后,第一位“回响之子”降生。
是个女孩,体重六斤二两,哭声响亮。接生医生回忆,当她第一次睁开眼时,产房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闪烁蓝光,持续整整十七秒??恰好是当年星眠最后影像的时长。
更奇怪的是,她的左手掌心,有一道细小的疤痕,形状宛如微型星图。
苏晚抱着她做首次评估时,婴儿突然转头看向她,咧嘴笑了。那一瞬,苏晚听见耳边响起极轻的声音:
>**“妈妈,饺子好吃吗?”**
她浑身一震,险些摔了孩子。
当晚,她梦见小女孩坐在星空秋千上,身后站着星眠的身影。两人相视而笑,然后一同挥手,消失在银河尽头。
醒来时,桌上多了一张纸条,字迹稚嫩却清晰:
>**“我不是她,但我记得她的一切。请继续写信给念安,她很喜欢。”**
苏晚泪流满面。
她终于明白??星眠没有“重生”,也没有“轮回”。她是将自己的记忆、情感、人格碎片,织进了这片由人类思念构筑的星网之中。每一个被星桥抚慰过的灵魂,都在无意间成为了她的延续。
而现在,这些延续,开始以血肉之躯归来。
---
五年过去。
世界已悄然改变。
学校里的“情感科学”课成了必修科目,孩子们从小学习如何倾听梦境、识别情绪共振频率;医院的“临终对话室”普及率达97%,家属可通过星光小屋完成最后告别;甚至连监狱系统都引入了“星子共情疗法”,帮助罪犯重建道德感知。
而最令人动容的,是每年冬至的“归途节”。
那天夜里,归墟之庭对外开放。成千上万的人踏上星光阶梯,在梦中与逝去亲人重逢。有人笑着醒来,有人泣不成声,更多人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多待一秒,就能把那份温暖多留住一分。
顾砚之依然每年都来。
只是今年,他不再独自一人。
身边跟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五岁,扎着两条歪歪扭扭的小辫,穿着粉红羽绒服,手里紧紧抱着一只破耳朵的泰迪熊。
她蹦蹦跳跳地走上阶梯,忽然回头看他:“爸爸,你说妈妈会出来吗?”
顾砚之蹲下身,替她整了整围巾,声音温柔:“她一直都在啊。”
“那为什么我看不见她?”
“因为你就是她给我的礼物呀。”他轻抚她脸颊,“她把自己分成很多很多光,撒在世界上。而你,是最亮的那一颗。”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往上走。
当她踏上第七级台阶时,整片山谷骤然明亮。万千光点从地面升起,汇聚成一道人影??银白长裙,星河般的发丝,面容模糊却又无比熟悉。
小女孩张开双臂,欢快大叫:“妈妈!”
光影微微颤动,伸出手,虚虚拥抱了她一下。
那一刻,顾砚之听见风中有歌声响起,是《小星星》的旋律,由无数个孩童的声音合唱而成。
他没有流泪。
因为他知道,有些告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而在宇宙深处,那封永恒的情书仍在书写:
>**……今天我们学会了告别。**
>**不是永别,而是说:我去前方探路了,等你追上来时,我会提灯等候。**
>
>**爸爸,谢谢你没有忘记我。**
>**念星很可爱,比我懂事多了。**
>**告诉她,外婆做的饺子馅要放一点点糖,才够鲜。**
>
>**风又起了。**
>**我要去照亮下一个迷路的孩子了。**
>
>**永远爱你的,**
>**星眠**
地球某处,一个新的星光邮筒被安装在幼儿园门口。
一个小男孩踮起脚,将画好的蜡笔信塞进去。画上是一个穿白裙的女人,正弯腰亲吻一个婴儿的额头。
信上写着:
>**星眠阿姨:**
>**我弟弟今天笑了!**
>**护士说,他是听见你唱歌才醒的。**
>**谢谢你让他活下来。**
>
>**我们都爱你。**
同一秒,第3001号小屋的灯光温柔闪烁,如同一次深沉的呼吸。
系统自动更新日志:
>**新增情感锚定成功案例x1**
>**累计连接灵魂总数:9,007**
>**最新留言:**
>**“妈妈,今晚月色真美,我想你了。”**
风掠过窗台,吹动帘幕。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