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这么说定了。”林墨谦笑道。
服务员开始上菜,精致的菜肴摆满了桌面,每一道都像艺术品般精美可口。
“尝尝这个。”林墨谦拿起公筷替她夹了一片鱼片,“据说是新鲜海钓回来的,非常鲜嫩。”
苏晚抿唇一笑,“我自己来,你吃吧!你这一路奔波回国,肯定也饿了。”
林墨谦微微一怔,随着心头暖意上涌,他的确刚下了飞机,就回家洗了个澡直奔过来接她的。
接下来两个人聊起了近况,林墨谦挑了一些他身边的趣事说,苏晚也分享......
念星走出实验室时,天边正泛起鱼肚白。晨雾如纱,轻轻裹住整片银杏林,树影斑驳间仿佛浮动着昨夜梦境的余韵。她脚步未停,沿着那条被根系拱起的小径缓缓前行,鞋底与石板相触,发出细微而坚定的回响??像是在回应大地深处仍在跳动的记忆脉搏。
她没有回头。那间尘封多年的实验室门扉轻合,如同闭上了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永远睁开,再也不会沉睡。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NASA发来的最终确认函:**“‘共感者一号’探测器将于七十二小时后发射,您作为首席情感信号架构师,需于明日抵达肯尼迪航天中心报到。”**
她盯着屏幕良久,指尖轻轻划过那一行字。不是激动,也不是紧张,而是一种近乎宿命般的平静。她终于走到了母亲当年只能遥望的边界??从倾听地球上的“我在”,到向宇宙说出这句话。
可就在这时,一条私人讯息切入进来,来自苏晚,仅附一张照片和一句话:
>“他来了。”
照片里,顾承渊站在冷湖天文台外的风化岩台上,穿着一件旧式科研大衣,背影瘦削却挺直。他面前是一台手动校准的老式频谱仪??那是星眠生前最爱用的型号,早已停产,全球仅存三台。而他手中握着的,正是念星童年时画的一幅蜡笔画:一家三口手拉手站在星空下,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爸爸别走,妈妈回来,我在。”
念星呼吸一滞。
她记得那幅画。那是母亲失踪前最后一个生日,她偷偷藏进抽屉里的礼物。她从未想过,父亲竟一直保留着它,甚至带到了千里之外的高原。
她立刻拨通视频电话。接通瞬间,顾承渊转过身,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皱纹,眼神却清澈得像个等待审判的孩子。
“星儿。”他声音低哑,“我知道你不怪我,但我想亲口告诉你??我不是来求原谅的。我是来陪你走完最后一程的。”
“最后一程?”她微微蹙眉。
“你真以为NASA找你是偶然吗?”他苦笑一声,“‘共感者一号’的核心算法,是你母亲二十年前写下的‘心痕跃迁模型’残本。他们破解不了最后三段加密,直到……我把完整版交了出去。”
念星瞳孔骤缩。
“你早就有了?”她的声音冷了下来。
“我一直藏着。”他坦然点头,“不是为了控制,而是怕它被滥用。但现在不一样了。当人类已经学会说‘我在’,就该有勇气问一句:‘你们也在吗?’”
他顿了顿,抬头望向辽阔夜空,“你妈说过,真正的科学,不该是为了征服未知,而是为了不再孤独。所以我决定放手。把钥匙给你,也把责任还给你。”
念星久久无言。她忽然明白,这不仅是技术的交接,更是信念的传承。父亲用二十年的沉默赎罪,如今终于选择以最彻底的方式??交出掌控权,把自己毕生守护的秘密,全然托付给她。
“你会跟我一起去吗?”她轻声问。
顾承渊摇头:“我的时代过去了。但我会守在这里,替你们接收第一段来自深空的回应。”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天后,佛罗里达海岸线沐浴在金色朝晖之中。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塔架巍然耸立,“共感者一号”静静卧于烈焰与希望之间。这艘飞船没有武器,没有燃料舱,也不搭载传统意义上的通讯设备。它的核心是一枚活体晶体??由京郊银杏树分枝培育而成,内部嵌套着百万层情感共振环,能够将人类集体意识中最纯粹的“共感波”放大并投射至银河边缘。
媒体称它为“爱的信标”。
发射前十二小时,念星独自进入整流罩检修通道,在飞船主控芯片旁悄悄植入了一小片干枯的银杏叶??正是那封匿名信中的那一片。她闭眼默念:“妈妈,这一次,我们不是呼唤你回来。我们是替你,向宇宙出发。”
倒计时开始。
全球直播画面切换至肯尼迪控制中心。念星身穿白色科研服,坐在主控席中央,身后大屏实时显示着情感能量汇聚进度。来自一百二十个国家的志愿者正在进行最后的“共感预热仪式”:教堂钟声、寺庙诵经、原住民歌谣、城市广场的万人齐呼……所有声音经AI情感解析后转化为频率光谱,汇入飞船的能量池。
进度条从37%攀升至68%,再到89%……
就在即将突破临界点时,警报突然响起!
“异常干扰!南太平洋区域出现高强度反向情感阻断场!”
技术人员迅速定位??信号源竟来自一座无人知晓的海底基地,坐标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西侧,深度一万零三百米。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基地使用的能量特征,与二十年前“心灵操控工程”的废弃档案完全吻合!
“有人想阻止我们发声。”苏晚冲进指挥室,脸色凝重,“而且他们掌握了‘共感抑制’技术。”
念星猛地站起,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林昭**??当年“心灵操控工程”的另一位核心科学家,也是唯一在项目曝光后神秘消失的人。他曾公开质疑星眠的研究是“危险的情感泛滥”,主张用技术压制人类情绪波动以维持社会稳定。
“他还活着。”她喃喃道,“并且……一直在等这一天。”
此刻,深海基地内。
幽蓝灯光下,林昭坐在环形控制台中央,面容苍老却目光锐利。他面前悬浮着一块黑色立方体,表面不断吞吐暗红色纹路,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
“愚蠢。”他冷笑,“你以为爱能改变世界?看看历史吧??战争、背叛、遗忘,哪一次不是因为‘太多情感’?我要做的,是让人类回归理性秩序。只要摧毁这个所谓的‘共感网络’,切断他们对虚幻联结的依赖,文明才能真正进化。”
他按下启动键,黑色立方体猛然震颤,一道逆向脉冲自海床扩散,直扑地面节点。
地球上,多个“沉睡节点”同时失灵。卢旺达的蓝色花朵凋零,切尔诺贝利的晶果碎裂,纽约的“回应之桥”根系停止生长。银杏林年轮中的结晶层发出刺耳鸣响,频谱仪显示全球共感能量暴跌至41%!
“不行了!”一名工程师喊道,“再这样下去,发射将被迫中止!”
念星死死盯着屏幕,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母亲日记里的那句话:**“痛被听见之处,新生始。”**
她忽然笑了。
转身拿起麦克风,接入全球广播系统。
“各位,现在听我说。”她的声音冷静而温柔,“我知道很多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被骗,害怕付出真心却得不到回应。我也曾如此。但我现在明白了??爱不是结果,是选择。哪怕对方听不见,我也要说出来。因为那一刻,我已经完整了。”
她顿了顿,眼中泛起微光:“接下来,请所有人,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请停下十秒钟,对着你最想念的人,说一句‘我在’。不必录音,不必传播,只要你真心说出来就好。”
随即,她率先开口,轻声道:“妈妈,我在。”
一秒,两秒……
接着,世界各地陆续响起低语。
病房中,少年握住昏迷女友的手:“我在。”
战地记者蹲在废墟上,对着阵亡战友的照片:“我在。”
北极科考站里,老人抚摸亡妻遗照:“老头子还在呢,别怕。”
声音起初零星,继而连成一片,如春风拂过荒原,唤醒沉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