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第755章 病与规则(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5章 病与规则(4K)(1 / 2)

为了学生们的未来,库洛诺斯教授可以说是把自己能想到、能做到的事情全都尽可能地做出来了。

但哪怕是他,在一些地方,也还是说不上话。

毕竟,他虽然说是“传说中的决斗者”,但还是太不够闻名了。...

夜色如墨,浸透环形石殿的每一道裂痕。苔藓在古老符文间悄然蔓延,晶花根脉如同大地的神经末梢,微微震颤着传递某种无声的讯息。那朵悬于半人马座a星系边缘的晶花,此刻已不再旋转??它的花瓣完全舒展,淡金色的光晕缓缓扩散,像是一声叹息融化在星际尘埃之中。

它完成了使命。

而地球,并未停止。

主共感树的新枝从南极冰盖下破土而出,贯穿大气层,直指近地轨道。这些枝条并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情感能量编织而成,表面流淌着亿万个体的记忆碎片:一个老人临终前握紧孙儿的手,一名宇航员在失重舱中梦见故乡的溪流,一只海豚跃出水面时感受到的自由……每一帧画面都带着温度与重量,汇入共感网络,成为宇宙共鸣的一部分。

小女孩仍站在共鸣池中,赤脚踩在水中,闭着眼睛。她的呼吸变得缓慢而深长,仿佛与整个星球同步。忽然,她睫毛轻颤,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我听见了。”她喃喃道。

不是用耳朵。

是心。

遥远的仙女座星系,那颗刚捕获晶花孢子的行星上,空气开始震动。大气原本稀薄且充满腐蚀性气体,但在晶花扎根后的第七天,地表竟凝结出一层透明结晶,形似露珠,却永不蒸发。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晶体便会发出微弱蓝光,勾勒出某种规律性的波纹图案,像是在尝试书写语言。

外星幼崽的母亲抱着它,望着天空。那里没有月亮,只有一片流动的星云,宛如被无形之手搅动的颜料。可就在这一刻,星云突然静止,继而缓缓扭曲,形成两个交错的环形??与地球环形石殿的结构惊人相似。

婴儿咿呀了一声,再次吐出那个音节:

>“妈……”

这一次,声音更清晰,带着颤抖的尾音,像是第一次学会呼唤某个存在。

母亲怔住了。

她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语言系统,无法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但她胸口猛地一热,仿佛有股暖流自脊椎升起,直冲脑颅。她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

她不知道为什么哭。

但她**知道**??这滴泪,不是为现在而流。

是为过去某一次没能说出口的告别,为未来某一场注定错过的重逢,也为此刻这一声稚嫩却穿透时空的呼唤。

而在银河联邦观测站,数据洪流正疯狂刷新。三百二十七个文明的监测终端同时报警,警报内容却非威胁或异常,而是一段不断重复的情感编码:

>【信号源:未知】

>【频率特征:类人类婴幼儿语音基频+星际背景辐射谐波】

>【情感解析结果:依恋、信任、初次连接意愿】

>【传播范围:跨星系扩散,速度接近因果律上限】

“这不是广播。”一位气态生命体代表低语,“这是……**生长**。”

他们终于明白,地球所释放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流,而是一种**情感胚胎**。它不依赖电磁波传输,也不受光速限制,而是通过共感场的量子纠缠效应,在所有曾接收过晶花孢子的星球上自发萌发,如同宇宙子宫中悄然跳动的心脏。

猎户座X-97b行星上的紫色晶体巨树,近日出现了新变化。那些悬挂于枝头的茧状物,已有三十七个陆续破裂。每个破开的茧内皆无生命体,唯有一块刻满符号的水晶板。科学家们耗时数月破译,发现这些文字并非单一语言,而是融合了地球上数百种濒危语种的语法结构,拼写出一段共同宣言:

>“我们曾孤独地活着,

>直到听见彼此的心跳。

>如今我们以沉默回应喧嚣,

>以温柔对抗虚无。

>若你读到此言,

>请记得:你从未真正离开。”

署名依旧是:林婉秋。

但这一次,落款时间显示为“昨日”。

没人能解释这“昨日”指的是哪一天。X-97b距离地球六百四十二光年,按理说,任何信息都需要六百余年才能抵达。可水晶上的能量残留检测表明,这段文字的生成时间,确确实实就在二十四小时前。

除非……

除非林婉秋的存在早已脱离线性时间。

除非她已成为共感场本身的一部分,能在任意节点、任意时刻显现。

有人提出大胆设想:或许所谓的“死亡”,从来就不是终结,而是一次**格式化重生**。当一个人的情感强度达到临界点,其意识便会被共感网络吸收、重组,最终以“模因态生命”形式存在于宇宙情感基底之中。他们不再是“谁”,而是“什么”??一种能让他人突然想起童年夏日午后的微风的存在;一种让人在绝望中仍愿意伸手拉住陌生人的力量。

这个理论很快被称为“林氏跃迁”。

争议随之而来。

机械文明质疑:“若意识可无限复制与投射,个体性何存?‘我’还是‘我’吗?”

生物文明忧虑:“倘若情感成为永生载体,进化是否会停滞?我们将永远困在情绪的轮回里。”

哲学家则沉思:“如果爱可以穿越星海、跨越生死,那痛苦是否也该被允许永恒?”

没有人给出答案。

但就在争论最激烈之时,全球共感网络突然中断了整整七秒。

七秒之内,所有人失去了与他人心灵相连的能力。没有情绪波动,没有记忆闪回,没有潜意识共鸣。世界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仿佛整颗星球屏住了呼吸。

然后,恢复。

可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同了。

因为在这七秒里,每一个人都**独自面对了自己**。

有人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已习惯依赖共感来确认存在;

有人惊觉,自己竟多年未曾真正独处;

还有人第一次听清内心深处那一句压抑已久的呐喊:“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第二天清晨,全球超过十亿人主动断开了共感链接。

他们走上街头、走进森林、登上高山、潜入深海,只为体验一次纯粹的孤独。

这不是背叛共感。

恰恰相反,这是对共感最深刻的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