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召集了所有核心工匠和程椽,在新建的、更加宽敞的议事棚内,挂出了他精心绘制的**高炉及附属设施建造图**。这是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高炉本体、热风炉(简易)、水力鼓风系统、出铁场、以及配套的矿石、燃料、熔剂(石灰石)的预处理和运输流程。
工匠们看着那结构复杂、标注详尽的图纸,再次被震撼。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冶铁”的认知。
“此乃‘墨家秘传——融天炉’。”李默再次祭出招牌,开始详细讲解高炉的砌筑方法、耐火材料的选择与制备(他利用【基础化学】知识,指导他们调配更耐高温的粘土砂浆)、热风原理、以及整个冶炼流程的控制要点。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也是对匠作营综合能力的一次终极考验。
李默亲自担任总指挥,将人员分成数个小组:
***建材组**:负责开采和制备建造高炉所需的优质耐火粘土、石材和石灰石。
***炉体建造组**:由最有经验的泥瓦匠和木匠(负责搭建脚手架和模具)组成,严格按照李默的图纸和要求,开始垒砌那座高达近两丈的庞然大物。
***辅助设施组**:负责建造热风炉、铺设从水轮到鼓风箱的传动系统、平整出铁场、搭建料场工棚等。
***后勤保障组**:由程椽统筹,确保矿石、燃料(木炭,未来计划尝试用煤)、熔剂以及所有参与建造人员的饮食供应。
整个匠作营,如同一个精密咬合的齿轮,围绕着“融天炉”项目高速运转起来。河边叮叮当当的建造声、矿场开采的号子声、工棚内水力锻锤的轰鸣声、以及高炉工地上的忙碌景象,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劳动交响。
李默几乎整日泡在工地上,事无巨细地指导、检查、纠正。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手掌磨出了新茧,但精神却愈发矍铄。看着那座巨大的炉体一天天拔地而起,一种创造历史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然而,就在高炉建造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开始砌筑炉喉和安装热风管时,一个意外的麻烦找上门来。
这天,一队约五十人的骑兵,簇拥着几名官员模样的人,来到了匠作营外。为首的官员,并非军人,而是朔方郡的**郡丞**,姓田。他面色倨傲,手持郡守府的公文,声称要核查匠作营“擅开矿脉、兴修水利、役使民力”之事。
“李候,”田郡丞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闻讯赶来的李默,语气带着官腔,“郡内山川矿藏,皆归郡府管辖。尔等未经许可,擅自开矿,已属违规。此外,尔于此大兴土木,修建不明所以之巨物(他指着远处已见雏形的高炉),役使工匠辅兵,可有朝廷工部批文?若因此引发山洪、占用农田,或是这巨物崩塌伤人,该当何罪?”
程椽脸色一变,上前理论,出示蒙恬大将军的手令,说明匠作营直属大将军府,一切皆为军务。
田郡丞却冷哼一声:“大将军府掌军事,然地方民政、矿冶、水利,仍归郡府管辖!此乃大秦律法!尔等如此行事,置郡守府于何地?本官奉命前来,即刻勒令尔等停止开矿,拆除河畔那‘妖轮’,并等候郡守府发落!”
他身后的郡兵立刻上前,气势汹汹,就要强行接管矿场和河边工坊。
匠作营的工匠和辅兵们顿时骚动起来,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岂容他人破坏?纷纷拿起工具,怒目而视,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李默眼神冰冷。他认得这田郡丞,正是之前郡守试图“馈赠”工匠被拒后,郡守府那边的人。这分明是借题发挥,故意刁难,背后恐怕少不了咸阳某些人的影子,想在他根基未稳时,将他扼杀在摇篮里,或者至少,夺走他辛苦建立的基业和发现的矿脉!
眼看冲突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