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争论顿起。有主张重赏并推广技术的,有主张严格控制李默本人的,也有主张给予其更大空间的。
嬴政高踞其上,静静听着臣子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深邃的目光无人能懂。
争论持续了许久。最终,嬴政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李默之功,在强军,在固国。其术,乃国之重器,当握于朝廷之手。”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然,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李默,便是此非常之人。”
“传朕旨意!”
内侍立刻躬身聆听。
“擢升匠作营候李默,为帝国工曹丞,秩千石!赐爵左庶长!总揽北疆诸郡军械营造、矿冶、及一应技术革新事宜!原匠作营扩编为北疆工曹府,直属朝廷,一应人员、物料、钱粮,由少府及北疆军团协同供给,优先拨付!”
“准其便宜行事之权,凡有利于军械改良、技术提升之举,可先行后奏!”
“命其将新式炼钢、兵器打造之法,择其可推广者,整理成册,由将作少府派员学习,择机推广于各军工作坊!”
“另,赏其金百斤,帛千匹,以酬其功!”
旨意一下,满朝皆惊!
帝国工曹丞!秩千石!左庶长爵位!总揽北疆技术事宜!便宜行事之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升官赏爵了,这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位高权重的技术官职,将李默从一个边郡的匠作营主管,一举提升到了帝国高级技术官僚的行列,并且赋予了极大的自主权和资源调配能力!其地位和权柄,甚至超过了某些郡守!
这表明了皇帝无比的决心和魄力,要将李默及其所代表的技术力量,彻底纳入帝国体系,并发挥到极致!同时也是一种极高明的驾驭手段,既给予了极大的荣耀和权力,将其与帝国利益深度捆绑,又通过要求其整理技术、推广天下,来逐步化解其技术的独占性和神秘性。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北疆。
当传旨的钦差和庞大的赏赐队伍抵达焕然一新的“北疆工曹府”(原匠作营已大规模扩建)时,李默率领所有属官工匠,跪迎旨意。
听着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封赏,感受着周围人投来的敬畏、羡慕、狂热的目光,李默的心潮也难以平静。他知道,自己终于真正踏入了大秦帝国的权力核心圈,拥有了一个足以施展抱负的广阔平台。
“臣,李默,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天恩!”
他接过圣旨和印绶,站起身,望向南方咸阳的方向,目光坚定。
帝国工曹丞!这是一个起点,一个将他所掌握的现代知识与这个伟大帝国融合的新起点。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朝堂的明争暗斗、技术的推广阻力、乃至未来的征战杀伐,都不会停止。
但他无所畏惧。
他身后,是轰鸣的水轮,是喷吐烈焰的高炉,是成千上万渴望强大起来的工匠和士卒。
他手中,握着的是能够改变时代的技术和知识。
他的脑海中,还有一个连接着未来、不断提供助力的直播系统。
属于李默和这个钢铁时代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汹涌澎湃地席卷而来。他站在浪潮之巅,即将开启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