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第二十八章:工曹开府与技术扩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工曹开府与技术扩散(2 / 2)

同样规范了改进弩的部件尺寸、弩机结构、箭矢规格等,强调了关键部位的精度要求和检验方法。

甚至包含了利用简易工具进行金属硬度、韧性测试的土办法,以及一些常见武器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指南。

这套辑要,相当于一套“国家标准”和“优质产品生产工艺指南”。任何工匠,只要严格按照辑要的要求操作,即使不明白深层次的原理,也能大幅度提升其生产兵器的质量,造出远超以往制式装备的优良产品。

当这套辑要的副本被快马送至咸阳,呈送御前,并分发给将作少府及相关机构时,再次引起了轰动。李斯等重臣翻阅着那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的简册,不得不感叹李默心思之缜密,做事之老道。这既满足了朝廷推广技术、提升整体军备水平的要求,又巧妙地保住了最核心的技术优势,维持了北疆工曹府和其本人的不可替代性。

嬴政阅后,良久,对左右叹道:“李默此子,不仅精于技,更善于谋。如此,朕可无忧矣。”

技术的有限扩散,如同投入池水的石子,涟漪开始向帝国各处军工体系蔓延。将作少府和一些大型军工作坊,开始尝试按照《辑要》的方法改进工艺,虽然受限于材料和生产条件,无法完全达到北疆工曹府的水平,但兵器的质量确实得到了普遍提升。李默的“技术权威”形象,也随之深入人心。

就在李默忙于工曹府内部建设和应对朝廷要求之际,蒙恬的使者带来了新的军令和情报。

由于头狼被斩,内部纷争不休,加之对秦军新式装备和“雷巫”的恐惧,残余的黑山戎各部已然胆寒,纷纷遣使至九原乞降,表示愿意内附,成为大秦的属民,为帝国戍守边陲。蒙恬鉴于北疆大局,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将其部分青壮编入“义从胡骑”,家属则安置在指定区域。困扰北疆多年的黑山戎之患,竟以这样一种方式,暂时画上了**。

这个消息让李默也松了口气,至少侧翼暂时安稳了。

然而,军令的后半部分则指向了北方那片更广袤的草原——匈奴。

“据探,匈奴单于头曼,整合诸部,蠢蠢欲动。今岁秋高马肥之际,恐有大举南下之意。”蒙恬在军令中写道,“工曹府所产新械,于克制匈奴骑射,至关重要。望李曹丞加紧督造,优先装备前线斥候与精锐骑卒。另,大将军府欲于两月后,举行全军大校,检验新械,演练新战法,届时,望曹丞亲至,详解器械性能,以供诸将研习。”

压力,再次袭来。匈奴,这个强大的游牧帝国,才是大秦北疆真正的心腹大患。而全军大校,无疑是将他李默和他的工曹府,推到了整个北疆军团数十万将士的面前,接受最严苛的检验。

李默感到了时间的紧迫。他必须在大校之前,不仅保证新式兵器的产量,更要研发出更具针对性、更能克制匈奴骑兵的武器。

环首刀和强弩固然犀利,但主要用于近战和中距离投射。面对来去如风、擅长骑射的匈奴骑兵,还需要更有效的远程打击和阻滞手段。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系统界面。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尤其是“工曹开府”和“技术辑要”在明朝观众中引发的热议和打赏,他的积分已经悄然回升到了2800点。

是时候,为匈奴骑兵,准备一份“大礼”了。他的脑海中,几种超越了环首刀和震天雷的、更具震撼性的武器蓝图,开始缓缓浮现。一场针对游牧骑兵的科技变革,即将在北疆工曹府内,悄然拉开序幕。而两月后的全军大校,将是这场变革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