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弱水河畔的科技验证(第1/2页)
西路军沿着弱水河谷向北偏西方向挺进。与主力面对的茫茫戈壁不同,弱水流域滋养了一片狭长的绿洲走廊,水草相对丰茂,但也因此成为了诸多游牧部落迁徙、争夺的通道,情况更为复杂。
李默深知,此行不仅是军事扫荡,更是对工曹府新技术的实战检验场。他将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交替行进,斥候放出五十里,谨慎地如同一只伸展触角的巨兽。
出征第五日,前军斥候凭借着刚刚配发的、还带着工匠手温的单筒望远镜,发现了异常。他们在弱水一支流拐弯处,远远望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营地,牛羊马匹数量众多,远非寻常小部落可比,而且营地的布局隐隐带着戒备。
“禀监丞!前方三十里,发现大型部落营地,观其规模,约有帐幕千顶,能战之丁恐不下五千!其放牧警戒范围甚广,似有防备。”斥候队正带着兴奋与紧张禀报。若非有望远镜,他们绝无可能在如此远距离发现敌情并大致判断规模。
李默与麾下将领立刻围拢到临时摊开的地图前。
“五千控弦之士……看来是条大鱼。”步兵校尉王焕沉声道,“可能是被龙城之战吓破胆,西逃至此的匈奴大部。”
骑兵都尉李敢则跃跃欲试:“监丞,我军兵力占优,装备精良,正可一举击破之!”
李默没有立刻决定,他再次举起自己的望远镜,登上附近一处高坡,仔细观察远方。镜头里,那片营地依水而建,背靠一片起伏的土丘,地势略有起伏,并非一马平川。
“敌军背靠土丘,视野良好,且有所防备。强攻虽可胜,但伤亡难免。”李默放下望远镜,眼中闪过一丝计算的光芒,“而且,此战正是检验新装备、新战法的好机会。”
他心中已有定计,转身下令:
“传令!全军停止前进,于敌营东南二十里外,依託地形扎营,构筑防御工事。”
“斥候加倍,严密监视敌军动向,尤其注意其是否有分兵或夜间转移迹象。”
“神机营‘精锐铳兵队’(燧发枪试验队)统领张硕前来听令!”
“工曹府随军工匠,立刻选址,搭建简易瞭望塔,架设大型强弩!”
命令一道道传下,大军高效运转起来。随军的工曹府工匠们,利用携带的预制构件和当地木材,很快就在营地前方一处制高点上,搭建起了一座数丈高的简易瞭望塔,塔顶不仅配备了望远镜,还架设了两架需要数人操作的大型强弩,射程远超普通弩箭。
李默将张硕和其麾下五百名装备了燧发枪的精锐铳兵召集起来。这些燧发枪相比火绳枪,取消了麻烦的火绳和蛇杆,枪机结构更加紧凑,击发机构由燧石、击砧和药池盖一体构成,射击步骤简化,理论上射速更快,且不受风雨影响。
“张硕,你部乃我军利刃之锋。”李默肃然道,“明日之战,你部任务有二:一,于阵前百五十步距离,进行三轮急速精准射击,务必在敌军冲锋前,最大限度杀伤其有生力量,尤其是其头目与精锐。二,检验新铳在实战中的可靠性!记录下所有哑火、故障情况!”
“末将明白!”张硕激动地领命,他麾下的士兵们也摩拳擦掌,渴望用新式武器建立功勋。
李默又对王焕和李敢吩咐:“王校尉,你率步兵,于神机营后方结阵,务必保护好铳兵两翼。李都尉,你的骑兵埋伏于侧翼土丘之后,待敌军阵型被神机营打乱,士气低落时,听我号令,从侧翼突击,分割敌军!”
“诺!”
夜幕降临,秦军大营井然有序,哨探严密。而远处的匈奴部落营地,则灯火通明,人喊马嘶,显然已经发现了秦军,正在紧张地备战,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压抑。
直播间内,明朝的观众们通过李默的“第一视角”,同样感受到了这份临战前的紧张,以及对新装备的期待。
【兵部主事】:观李大人排兵布阵,章法严谨,先立於不败之地,再求胜机。新式望远镜与那高塔强弩,已占尽先机!(观众:兵部主事)打赏积分+800!
【工部小吏】:那便是燧发枪否?观其形制,果然精炼!不知明日实战,效果究竟如何?老夫心痒难耐矣!(观众:工部小吏)打赏积分+1000!
【大明永乐】:以逸待劳,以锐击惰。李卿此策,深合朕心。只是那匈奴部落,似乎亦非毫无准备。(观众:朱四郎)打赏积分+1200!
【游击将军】:末将更好奇那燧发枪的射速!若真能快过火绳,骑兵冲锋的威胁将大大降低!(观众:游击将军)打赏积分+7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弱水河畔的科技验证(第2/2页)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照亮了弱水河畔的草原。秦军已然列阵完毕,阵型严整,鸦雀无声。而对面的匈奴营地,栅门大开,约四千余名匈奴骑兵蜂拥而出,在部落头人的呼喝下,开始整队。他们显然也知避无可避,决定凭借骑兵优势,主动发起冲击,试图一举冲垮看起来“步兵居多”的秦军。
匈奴骑兵开始缓缓加速,马蹄声由疏至密,最终汇成滚滚雷声!他们挥舞着弯刀,发出摄人的嚎叫,如同黄色的潮水,漫过草原,直扑秦军阵列!冲锋的势头,远比之前在饮马河遭遇的左贤王部更加狂野和决绝!
秦军阵中,不少新兵面色发紧,但纪律让他们牢牢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