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深沉,凝视着陆承安,一字一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4章君子境,成(第2/2页)
“没想到你来南楚京都竟然是为了借助我的神魂压制突破自身。”
已经跻身为君子境的陆承安也不隐瞒,点了点头道:
“有这方面的考虑,对此,陆某还要谢过武帝阁下,给足了我压力,让我的神魂能在一年时间之内便完成蜕变。”
陆承安自东海之后,一路向南。
后来陆宁儿于天都城讲道,定宗学,立科举。
令文道气运暴增。
身为文祖,陆承安其实可以借助气运之力轻而易举的突破到君子境。
但他并没有去走这条捷径,这样虽然快,可对于他来说并非就是什么好的选择,自身自发的蜕变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所以陆承安专门走到了南楚武安城,故意引得武帝的注意。
因为担心陆承安在南楚京都做一些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比如蛊惑那位南楚文脉的核心种子言常。
帝央在察觉到陆承安来到武安城后便一直以神游巅峰的强大神魂,以及南楚国运对他进行监察和压制,不让他有机可乘。
一旦言常拜陆承安为师,或者跟随陆承安去往北齐。
对于南楚的文脉气运来说必定是极大的打击。
一朝国运乃是由各种各样的气运汇聚,少了一份便会弱了一分。
言常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对于南楚来说却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南楚可以不重用言常,但却绝对不能失去言常。
而且帝央对于言常还有着其他的规划,所以自然不能让言常被陆承安给策反了。
只是表面上的接触帝央肯定是不能管的,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根本不能过多插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今日帝央之所以会现身,正是因为感应到陆承安对言常说了什么动摇他心性的话。
他不得不现身制止。
所以在看到言常身上并无陆承安留下的暗手后,帝央才会说陆承安是真正的君子。
陆承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离开武安城。
这一年多的时间,他留在武安城一方面是借帝央的神魂压制磨练己身。
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言常。
若这位身具南楚文脉气运的纯粹读书人能够成为他的弟子,或者说成为书院一脉文道的传承人,那么文脉气运波及的范围就不只是北齐以及周边几个小国了。
南楚也会种下一粒文道的种子。
届时文道传遍九州天下也就自然容易得多。
只是可惜,在不能过多表露和影响的前提下,言常虽然十分向往陆承安的学问,却从未因此动摇过自己留在南楚封侯拜相的想法。
既然如此,陆承安自然不再久留。
帝央看着一身青衫长身而立的陆承安,内心不由得一阵烦躁。
数百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毫不知情的被人利用。
不仅阴差阳错帮助陆承安完成神魂蜕变,还让南楚的文脉种子差点被挖走。
这种烦躁渐渐演变成愤怒。
武帝一怒,整个武安城犹如末日降临。
以武安城为中心,整个南楚万里疆域内肉眼不可见的大国气运向着武安城汇聚。
然后由武安城转移到武帝的身上。
南楚皇城内,天子虽心有无奈,但还是乖乖的将这份掌控国运的权柄让给了帝央。
帝央抬眼望向陆承安,在他身后,一尊法相缓缓抬头。
那法相背后法,仿佛有一片广袤的大国疆域虚影汇聚。
集举国之力,亿万百姓的信念,向着陆承安迎面压来。
“今日,我便斩了你这位...北齐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