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薄荷糖的夏天> 第十七章 诗会的阴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诗会的阴影(1 / 2)

第十七章诗会的阴影(第1/2页)

春日诗会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校园。不到三天,文学社就收到了近百份投稿,将转角咖啡馆的固定座位堆得满满当当。

“这也太多了吧!”周雨抱着一摞新收的稿件摇摇晃晃地走来,“我们看得完吗?”

宋言接过那摞稿件,整齐地放在已分类的稿件旁:“离截稿还有一周,大家分工合作,应该没问题。”

林夏正在整理初审通过的稿件,闻言抬起头:“原创组的质量比想象中高,有好几首都很惊艳。”

“那是因为有你这个榜样啊。”周雨笑嘻嘻地凑过来,“听说你也要投稿?”

林夏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宋言,他正低头看稿,嘴角却微微上扬。他们约定要各自投稿,不提前给对方看自己的作品。

“也许吧。”她含糊地回答。

接下来的几天,文学社全员进入了高强度工作状态。每天放学后,转角咖啡馆的固定区域都被他们占据,桌上铺满稿件,社员们热烈讨论着每首诗的优劣。

宋言作为总负责人,不仅要审稿,还要协调朗诵组的排练,安排场地和宣传。林夏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忍不住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

“别太累。”她小声说。

他回以一个让她安心的微笑:“没事。”

周五下午,最终的入围名单即将确定。林夏负责的原创组还剩下最后五首诗需要定夺,其中一首题为《茧》的作品引起了争议。

“这首诗的意象很新颖,但太过晦涩。”一个社员评论道,“普通观众可能难以理解。”

“但它的语言很有力量。”林夏坚持道,“你们看这句:‘在自我编织的牢笼里,我既是囚徒,也是看守。’这种自我矛盾的表达很有张力。”

大家各执己见,最终决定权交到了宋言手中。他仔细读完《茧》,沉思片刻:“我同意林夏的看法。诗会不应该只迎合大众口味,也要给创新性的作品展示的机会。”

《茧》最终入选。散会后,林夏留下来帮助宋言整理最终名单。

“谢谢你支持我的意见。”她一边整理稿件一边说。

“是你让我看到了那首诗的价值。”他轻声回答,“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常规的视角。”

整理工作接近尾声时,林夏在落选稿件堆的底部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信封。她抽出信封,里面的诗稿让她呼吸一滞——那是宋言的笔迹,标题是《无声的告白》。

“这首为什么落选了?”她惊讶地问。

宋言接过诗稿,表情复杂:“我撤回了自己的投稿。”

“为什么?这首诗写得很好啊。”

他沉默了一会儿:“这是写给你的。我觉得,它不应该成为一个公开比赛的参赛作品。”

林夏重新读那首诗,诗中描述的正是他们初遇和之后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只有他们懂得的细节和情感。她的脸颊微微发热。

“那...可以给我吗?”她轻声问。

他点点头,耳根泛红:“本来就是写给你的。”

她小心地将诗稿收进书包,感觉心里暖暖的。

诗会前三天,一个意外打乱了所有计划。

林夏刚走进教室,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同学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她进来,纷纷散开,投来的目光充满同情和好奇。

“怎么了?”她放下书包,问旁边的周雨。

周雨脸色难看地递过手机:“你看这个。”

那是学校论坛的一个匿名帖子,标题十分醒目:《文学社内定获奖者?转学生林夏与社长宋言的不正当关系曝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七章诗会的阴影(第2/2页)

帖子详细描述了文化节后他们在一起的种种“证据”——车站的拥抱、图书馆的并肩学习、甚至包括他们在公园长椅上的那个吻。发帖人指责宋言利用职务之便,为林夏在诗会中谋取利益,并暗示林夏的转学与宋言有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