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带着明显的搞钱目的,但做事还算靠谱,手脚麻利,对本地三教九流的情况非常熟悉。
林默看在眼里,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办事处(第2/2页)
他招手让黄明亮过来。
黄明亮眼睛一亮,赶紧小跑过来,脸上堆起笑容:
“林老板,展位收拾得差不多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搬东西,联系运输,我都有路子!”
林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量了他一下,问道:
“小黄,这几天辛苦你了,广交会结束了,后面有什么打算?”
黄明亮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苦涩,挠了挠头:“还能有啥打算,继续在火车站、码头混着呗,找点零活干。”
“这广交会一结束,像您这样的大老板都走了,生意就淡咯,我们日子就不好过了。”
林默点了点头,沉吟片刻,抛出了一个让黄明亮,也让旁边正在收拾的马为国都愣住的决定:
“小黄,你想不想有一份正式、稳定的工作?”
“正式工作?”黄明亮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年头,有个国营或集体单位的“铁饭碗”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对。”林默肯定地说,“我们公司打算在广州设立一个‘驻广州办事处’,需要一个熟悉本地情况,又能处理杂事的人常驻,我觉得你挺合适。”
“办事处?我?”黄明亮指着自己的鼻子,彻底懵了,巨大的惊喜砸得他头晕目眩。
一旁的马为国也忍不住放下手里的东西,凑过来低声对林默说:
“林所,这……设立办事处?有必要吗?咱们订单都拿到了,以后按合同发货不就行了?”
“再说,找他……能行吗?一个在街上混的……”他语气中带着疑虑和不放心。
在他看来,黄明亮这种“街溜子”不够稳重,难当大任。
林默理解马为国的顾虑,他示意黄明亮稍等,然后把马为国拉到一边,低声但清晰地解释了自己的深意:
“马厂长,眼光要放长远,广州,还有旁边的深圳,是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未来的十年、二十年,这里将会是中国经济最活跃、信息最灵通、对外联系最紧密的地方!”
他指着窗外车水马龙的景象:“你看看这里,再看看我们宁北。”
“差距有多大?我们把厂子放在宁北,搞研发和生产,这没错。但我们的市场,不能只盯着国内,更要放眼全球!”
“红星厂的产品要卖到全世界,这个办事处,就是我们在前沿阵地设立的‘桥头堡’!”
他接着具体分析道:“这里能最快接触到国际市场的动态、新技术趋势、客户的新需求。”
“黄明亮这样的人,别看他现在不起眼,但他混迹于市井,消息灵通,能听到很多我们在办公室里听不到的东西。”
“还有我们的客户,比如汉斯先生,他们提货,验货,后续的沟通,如果有一个本地办事处对接,会方便很多,也能体现我们的专业和重视。总不能每次都让我们从宁北派人过来,那样成本高,效率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物流与仓储,光有办事处还不够,下一步,我们就要在这边物色合适的仓库。”
“大部分出口订单是FOB广州,意味着货物运到广州港,风险和成本就转移了。”
“如果我们能在广州有一个自己的或长期合作的仓库,就能更好地统筹发货,降低物流损耗和不确定性。这些具体,繁琐但又至关重要的事情,都需要一个信得过,而且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去打理。”
林默看了一眼远处正因为听到“正式工作”而激动得手足无措的黄明亮,继续说道:“黄明亮这个人,是滑头了点,但本质不坏,也有眼力见。”
“这几天他帮的忙,你也看到了,确实解决了我们一些实际问题。他渴望一份稳定工作,我们给他机会,给他合理的待遇,让他有归属感,自然就能为我们所用。”
“当然,具体工作会有规章制度的约束,财务也会由厂里直接管理,他主要负责执行和联络。”
马为国听着林默的话,心中的疑虑渐渐被打消,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叹服。
他再次感受到林默所思考的远不止是眼前的一笔订单,而是红星厂长远的发展。
“我明白了,林所!还是您想得周到!”马为国心悦诚服地说道。
林默点点头,走回黄明亮面前,神色严肃起来
:“小黄,办事处的工作,不是让你继续在外面漫无目的地跑。”“你要负责收集市场信息,接待来访客户,协调物流发货,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工作会很琐碎,也很重要,我们会给你发正式的工作证,有基本工资和业绩奖金。”
“但前提是,你必须遵守厂里的纪律,做事要规矩,可靠,你能做到吗?”
黄明亮激动得脸都红了,挺起胸膛,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几乎是发誓般的保证:
“林老板!不,林所长!您放心!我黄明亮别的不敢说,跑腿办事、打听消息绝对没问题!我一定好好干!绝不给您丢脸!以后我就是红星厂的人了!”
“好。”林默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办事处先临时租个小房间,具体地点你和马厂长商量,尽快落实,第一批工作,就是协助处理好已签订单的首批发货事宜,以及……开始留意合适的仓库资源。”
“是!保证完成任务!”黄明亮的声音响亮,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