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很多需要租地的百姓,除了地租和税收,每年下来,说不定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存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7章成为地主的敌人(第2/2页)
马上有人问道:“这三分之一,如何界定啊?”
曾秀才解释道:“问得好,我这样举例吧!这块地,今年能种十石粮食,最高只需要交租三石左右,如果来年收成不好,只有六石粮食,那么最高只需要交租两石,一旦超过,就可以写信举报。”
“真的吗?”
刚才那个提问的人,不由得惊呼。
他们都很清楚,即使交租三分之一,那些地主豪族,同样可以富得流油,绝对不会亏,通常是收他们三分之二以上。
这个三分之二,还是固定的。
比如他认为能种十石粮食,必须每年至少收租六石,哪管你收成好不好,你都必须上交那么多,如果交不出来,地主有的是办法,可以收拾那些普通的农户。
三石已经能富得流油了,这六石收走了,地主能有多富,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无法想象。
皇太孙殿下这一条,强制的新政令,真的是为他们量身定做。
曾秀才肯定道:“报纸上是这样写的,相关的文书,早就传遍大明各个官署,当然是真的了。”
又有人问道:“如此一来,地主豪族不租给我们,怎么办?”
这句话,也问出了所有人的担心。
那些地主真有可能,就算把田地荒废,也不愿意租给他们。
曾秀才笑道:“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今天的报纸上刊登,谁敢不租,同样可以举报,查明属实,这部分的田地,朝廷将会直接没收,再查这个地主,到底有没有做过违法的行为,一旦有,就要进大牢。”
这也是一种,控制粮食产量的方法。
虽然强制性的坏处太多,还容易引起天下地主的反抗,但朱允熥没办法,不得不与天下地主为敌。
现在朱允熥手握兵权,还有大明的兵工厂在。
那些武勋全部被他驯服了,还掌握了群众基础,根本不担心那些地主反了。
朱元璋早就知道,强制地租的这件事。
但他暂时不管政务,详细的政令是如何描述的,并不是很清楚,今天的报纸还没看。
听完了曾秀才的解读,朱元璋担心地皱起眉头,道:“允熥这样做,貌似太过了。”
要和天下地主为敌,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压下了官员反对的声音,但这样剥削天下地主的利益,不一定能压得下他们的反抗。
如果他们被压得太严重了,还会触底反弹,到时候真有可能发生谋反的情况。
朱元璋甚是担心。
吉祥轻声道:“皇太孙殿下在背后操纵一切,又有绝对的兵权,奴婢认为陛下可以放心,让殿下去做。”
朱元璋认为又有道理。
就算现在不和天下地主为敌,未来早晚也会如此。
把人头税,改成田亩税,就是成为敌人的开始,朱元璋看得出来,朱允熥是想一步一步深入,一层一层地剥削他们的特权。
这一步路,注定不好走。
但想要为民,为了天下百姓,这一步路,又必须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