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的朝堂上,有官员参了崔尚书一本,说他的门生勾结读书人在会宾楼饮酒议论时政,诽谤朝廷,还呈上读书人写的诗稿为证,字字讥刺圣上昏聩、为君不贤。
成德帝震怒,当即下令彻查,崔尚书被革职待审。消息传入后宫,崔书梅心急如焚,知道此祸源于她发现了皇后的秘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8章守候:托付(第2/2页)
她强忍悲痛,托心腹内侍火速前往萧关山住处外的路口,用树枝在花园划下三角形记号,这是他们遇到紧要事情时使用的联络暗号。
当夜,萧关山悄然潜入长宁宫,崔书梅把假山后所闻一五一十告知萧关山,“皇后欲借藏宝图复辟砗禄旧部,动摇国本,构陷我父亲,下一步就该对付我和驰儿,请萧侍卫带驰儿出宫,隐姓埋名,远走高飞,永远不要回皇宫。”
萧关山沉声道:“娘娘放心,末将拼死也会护小殿下周全。不仅是小殿下,我想把您一起带出宫,远离这是非之地,过自由快乐的生活。”
“自由快乐的生活?”崔书梅苦笑,眼眶微红,“倘若嫔妃私自离宫,必定令龙颜蒙羞,届时满门抄斩,我如何能走?”
“娘娘……”萧关山声音颤抖,一时不知如何劝说,只觉心如刀割。
崔书梅说道:“我必须留在宫里,父亲还需要我施以援手,你带驰儿走,便是护住了我崔家的血脉,也是我唯一的请求。”说着朝萧关山一拜。
萧关山赶紧扶起崔书梅,虎目含泪,重重点头。“娘娘先准备一下,一个时辰后我过来接小殿下。”说完转身就要走。
“你要做什么?”
萧关山说道:“皇后想利用宝藏复国,我就去夺了她的藏宝图,让她的阴谋成不了。”
子夜,萧关山蒙面翻墙入院,潜入皇后寝宫,避过巡夜太监,直逼内室。他迅速点了守夜宫女的睡穴,掀开床榻帷帐,惊醒魏皇后,封住其哑穴,剑指咽喉:“藏宝图在何处?”
魏皇后说不出话,颤抖着指向妆台暗格。萧关山让魏皇后起身去拿。魏皇后抽出暗格中的羊皮卷,交给萧关山,萧关山迅速将羊皮卷塞入怀中,点了魏皇后的昏睡穴,随即翻身跃出窗外,消失在夜色中。
萧关山施展轻功,在宫殿屋顶穿梭如电,不多时便回到长宁宫。崔书梅把熟睡中的卫弘驰和一个包裹交给萧关山,萧关山轻轻点了孩子的睡穴,裹入斗篷,背在身后。
“娘娘……”萧关山背起孩子,最后望了一眼崔书梅,心口如被千钧重压,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走吧。孩子就拜托你了,莫回头,只管走远,不用担心我。”崔书梅强抑泪水,指尖轻轻抚过孩子沉睡的脸颊,终是转身走入内殿。
萧关山咬牙转身,踏着夜色跃上宫墙,身后传来一声抽泣,却被冷风卷散。
萧关山背着卫弘驰疾行于宫墙之外的密林,夜露沾衣,寒意刺骨。他不敢停下来休息,唯恐追兵追来。身后皇城渐远,灯火如豆,终被黎明前的黑暗吞没。
萧关山离开后的第二日,崔书梅的宫女向侍卫们哭喊着小皇子被贼人偷走,皇帝震怒,下令严查。崔书梅因为儿子的离开,忧思成疾,一病不起。
魏皇后明白其中必有蹊跷,便暗中命心腹彻查。结果是,武功高强的侍卫萧玚不知所踪。魏皇后冷笑,知道是崔书梅勾结萧侍卫故布疑阵,却又无可奈何。
朝堂上,皇后的兄长魏仲卿为了夺权,掀起了“诗稿”风波,蔓延到全国,不少官员牵连受审。朝堂阴云密布,文人噤若寒蝉。
成德皇帝刚丢了儿子,又逢朝政动荡,一怒之下,将崔尚书贬为庶民,削籍归乡。崔尚书含冤离京,途中遭刺客伏杀。
崔书梅听闻噩耗,心如死灰,再也支撑不住,一个月后撒手人寰,临终前念着:“驰儿,永远不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