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讲道(第1/2页)
“两百岁之前冲击元婴吗?”
韩阳闻言,若有所思摸了摸下巴。
说实话,元婴期修士在这个年纪……简直骇人听闻!
据他所知,初入金丹的真人,寿元最低也是五百载起步,而金丹巅峰的强者,要是有点延寿手段,更是能享千年寿元!
这样的存在,在凡人眼中已是陆地神仙,举手投足间可移山填海,翻云覆雨。
可两百岁结婴?
吴越国修真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即便是那些传说中的绝世天骄,能在三百岁前踏入元婴,便已是惊世骇俗,足以载入吴越的史册。
而两百岁……那已经不是天才,而是妖孽!
然而,两人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太久,转而聊起了各峰日常。
接着,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竟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姜清漪想要结交这个丹师,而韩阳也想要结交这位宗主嫡传。
最后,两人用弟子令牌互加联系方式。
白云宗令牌是有通讯功能的,不过需要面对面添加,这意味着今后他们可以通过令牌直接传讯了。
也方便以后联系。
直到上午十点。
韩阳目光扫过广场上越聚越多的人群。
此刻的广场已经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尽是攒动的人头,场面颇为壮观。
就韩阳所见光是筑基修士就已经密密麻麻,数量早已破万!
更远处,炼气弟子如繁星点缀,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次金丹讲道,来了几十万人确实是仙门盛会。”
韩阳望着这壮观的一幕,不禁心生感慨。
穿越过来十二年里,他就没听说过在吴越国其他宗门,哪怕是其他两家元婴宗里面,还有每月金丹讲道这一说。
要知道,在修真界,一位金丹修士就足以开宗立派,成为一方霸主。
吴越国境内虽然金丹宗门不少。
但在别的门派,金丹真人哪个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一位金丹修士修炼都来不及,更别说给弟子讲道了。
因为修士修行本就是与天争命,谁不想早日突破更高境界?
也只有在白云宗这样元婴大派,才能维持如此规模的讲道传统。
毕竟宗门内金丹真人数量众多,两位数起步的金丹数量,可以轮流主持。
而白云宗的弟子们也都深知这份机缘的珍贵,每次讲道都格外珍惜。
虽然一天的讲道时间有限,不可能涉及太过高深的内容,但对于他们这些低阶修士而言,金丹真人的只言片语往往就能解开困扰多时的修炼难题。
韩阳收回思绪,转头对身旁的姜清漪说道:“姜师姐,我白云宗登记在册的修士总共有一百多万,除去在外执行任务和游历的,平时在宗门内的估计也就五六十万。看今天这场面,怕不是来了小一半。”
姜清漪闻言,微微颔首,清冷的面容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
“师尊曾说,金霞真人的讲道向来座无虚席,我们这次运气很好。”
就在两人交谈的间隙,天空中不断有流光划过。
韩阳仰头望去,只见一道道璀璨的遁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的如流星般迅疾,有的似彩霞般绚烂,每一道遁光都代表着一位筑基修士。
这时,一道紫色遁光破空而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转眼间就落在核心弟子区域的一个蒲团上,显露出一位面容冷峻的紫白袍青年。
来人显然是一位白云宗核心弟子!
但是对方显露的气息,说明他至少是筑基巅峰。
韩阳心中一震。
众所周知,核心弟子和核心弟子也所不同。
真正厉害的核心弟子,他们御剑乘风,瞬息数里,他们踏空而行,如履平地,他们举手投足间,尽显仙家气象!
“这才是真正的修仙者啊......”韩阳在心中默默感叹。
低头看了看自己腰间的核心弟子令牌,韩阳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虽然挂着核心弟子的名头,但以他现在的修为,终究还是只能像普通弟子一样,老老实实骑乘仙鹤,规规矩矩徒步进场。
那些潇洒自如的腾云驾雾,对现在的他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些师兄师姐的修为当真了得,来去如风,哪像我还要靠仙鹤代步。”韩阳轻声叹道,语气中难掩羡慕之情。
他仰头望着天空中不时掠过的道道流光,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总有一天,他也要像这些师兄师姐一样,能够自由自在翱翔于九天之上。
毕竟,一个连飞行都做不到的修士,又怎么配称得上是真正的修仙者呢?
姜清漪闻言,轻笑道:
“师弟何必着急?以你的天赋和潜力,假以时日必定能后来居上。”
“借师姐吉言!”
然而,还未等韩阳回应更多。
“铛铛铛!”
随着宗门三声钟声响起。
钟声过后,整个广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高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一刻,异变突生!
只见大白天。
晴空霹雳!
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道金色雷霆自远方山峰破空而来!
那道金雷来得毫无征兆,刺目的光芒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眯起眼睛。
而且那雷光快得不可思议,以瞬息百里的速度,在空中留下一道璀璨的金色轨迹!
韩阳只来得及看到一道模糊的金线划过天际,下一刻,震耳欲聋的雷鸣才姗姗来迟,在群山间激起连绵不绝的回响。
金色虹光太惊人了!
光芒之盛,让上午的太阳都黯然失色。
一些修为较低的弟子已经承受不住这股威压,不得不低下头避开直视。
仅仅过了七八秒,就从远处上百里外的山峰,出现在广场之上。
当金光临近时,韩阳感到浑身汗毛倒竖,体内的灵力不受控制躁动起来。
这种源自本能的战栗,是低阶修士面对绝对强者时的自然反应。
金光坠落在十丈高的讲道台上,气浪翻涌,灵压如潮!
落地瞬间产生的冲击波让前排弟子的衣袍翻飞。
韩阳不得不抬手遮挡扑面而来的劲风,眯着眼睛努力看清台上的景象。
当光芒散尽,高台上赫然立着一位俊逸非凡的修士。
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却自带一股超然物外的气度。
一袭紫金色道袍,面戴冠玉,模样神俊。
正是韩阳在前几日在大殿见到那个年轻金丹。
看着这位金丹真人出行方式。
“这就是雷遁术吗?”
韩阳在心中暗自惊叹。
这种高阶遁术他也只是听说过,据说修炼到极致可瞬息百里,是金霞真人的标志之一。
可惜还没有等他感慨什么。
高台上的金霞真人只是简单负手而立,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头戴七星冠,身着紫金袍。面如冠玉显威仪,目似朗星含道妙。
端的是仙风道骨,超凡脱俗。虽未施法,却已令全场肃然。
下方几十万修士。
上到真传下到杂役。
所有人都下意识挺直腰板,连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核心弟子都收起了散漫之态。
直立起来,都恭敬弯腰,齐声喊道。
“恭迎金霞真人!”
这场景壮观得让韩阳头皮发麻,他从未见过如此多修士同时行礼的场面。
金霞真人盘坐高台,目光淡然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诸弟子免礼,本座齐和云,今日由本座讲道。”
“都坐吧。”
众修士齐声应道:“谢真人!”
而后纷纷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只待聆听真人教诲。
金霞真人微微颔首,缓缓开口道:“今日讲道,分作练气与符道两篇。诸位且静下心来,细细聆听。若能从中悟得一二,那大道之路,便可期矣。”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修真之道,当以练气为始。”
“气者,乃天地之精华,人身之根本。”
“练气之法,在于引天地间的灵气入体,将后天浊气化为先天清气。”
“此过程需循序渐进,如琢如磨,切不可操之过急。”
“有经云: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人若能常保清静之心,天地灵气自然归聚。”
“诸位需先调呼吸,使气息悠长绵密,仿若春蚕吐丝,连绵不绝。”
“再正身形,令百脉通畅无阻,恰似江河奔腾,一往无前。”
“而后定心神,让灵台清明澄澈,犹如明月高悬,不沾尘埃。”
“如此,方能使精气神三者合一,为练气打下坚实基础。”
“须知,一念起时万念生,此时不如守中抱一,心若磐石,不为外物所动,坦然顺应万事万物。”
“初时修行,可先从数息之法入手,待心沉静如水,自然便能进入入定之境。”
“在入定中,感受自身与天地灵气的微妙联系,尝试引导灵气入体。”
“所谓练气小周天,即打通任督二脉。引气从尾闾起始,缓缓上行,过夹脊,上玉枕,入泥丸,下鹊桥,最终归于丹田。”
“而大周天者,则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皆通。此中三关九窍,各藏玄机,需以意念引导灵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强求速成。”
“每一关窍的打通,都需等待灵气积累足够,自然冲关,否则易走火入魔。”
“子午卯酉,此四正之时,乃练气之最佳时机。”
“子时一阳初生,午时一阴始长,卯酉之时为阴阳交替之际。”
“子时练气,可借天地初生之阳气,壮大自身元气。”
“午时练气,能采天地至阳之气,炼化自身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