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远游(2 / 2)

他认出这正是宗门为数不多的三阶大型飞行法宝——“青鸾”舟!

此舟不仅防御力极其强悍,能抵御金丹修士的连续攻击,其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全力催动之下,足以比肩金丹初期修士的遁速,据说能够日行八百余万里,是真正的宗门重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远游(第2/2页)

“啧啧,宗门这次真是大手笔啊,连青鸾舟都派出来了!”身旁的宋玉也忍不住低声赞叹,用手肘碰了碰韩阳。

“师弟,看来咱们这次路上能省不少力气了,这可比自己飞舒服多了!”

“确实如此。”

韩阳点头赞同。

在真人组织下,近百名弟子开始井然有序化作一道道遁光,飞向那悬浮于空中的巨大灵舟。

韩阳与宋玉,以及碧渊峰的方缘、夏雪等人也汇合在一处,一同朝着舟艉的入口飞去。

……

登舟之后,众人发现舟内别有洞天。

长廊宽阔,静室俨然。

“以灵舟之速,抵达亿里之外的目的地,约需十二日,诸位先挑选居住。”一位内门长老,朗声向众人通告行程。

闻言,韩阳与师兄沿着廊道前行,仔细挑选起居之室。

灵舟内部空间远比外界所见更为宽广,容纳百余名修士仍显绰绰有余。

他最终择定一间临近舷窗的静室,推门而入,只见窗外云海翻腾,远山如黛,景色开阔至极。

“这里不错,就这了。”韩阳满意点点头,对此处颇为中意。

宋玉笑着指了指隔壁,“那我便选在师弟隔壁,彼此也好有个照应。此行漫长,若遇变故也能及时呼应。”

韩阳微笑应下,二人各自安顿。

就在他刚将随身物品安置妥当之际,脚下忽然传来一阵沉稳而有力的震动。

整艘青鸾舟发出低沉的嗡鸣,舱壁上的符文依次亮起,流淌着淡青色的光华。

舟身中央的核心已然被激活,中品灵石提供的充沛灵力如江河奔涌,贯通全舟。

昂!

伴随着一声巨啸,灵舟缓缓升空。

巨舰平稳上升,广场上的景物逐渐变小,聚集送行的同门化作一个个模糊的黑点。

白云峰广场渐渐隐没在下方的云气之中。紧接着,灵舟微微一震,骤然加速,悍然撞入厚重的云海!

霎时间,舷窗外再无他物,唯有茫茫白雾翻滚奔腾,又被灵舟护罩无形排开,流泻出万千道絮状的云气轨迹。

片刻之后,青鸾舟彻底突破云层,翱翔于云海之上。

霎时间,天地豁然开朗,上方是湛蓝无垠的苍穹,下方是无边无际、犹如雪白绒毯的云海,远方更有山峦峰顶刺破云层,宛如一座座悬浮的仙岛,沐浴在灿烂的金色阳光之中。

此时,在紫霞峰之巅,一位身着紫色霞衣、气质雍容的真人正负手而立。

她目光遥遥锁定那艘正化作青色流光驶向天际的青鸾巨舟。

望着弟子们渐行渐远,一抹欣慰的微笑悄然浮现在陆明月的嘴角。

她低声自语,声音消散在山风之中:

“雏鹰终须展翅,望尔等此行,历经风雨,得见虹霓,早日载道而归。”

言罢,她依旧伫立峰顶,直至那一点青芒彻底消失在天际尽头。

……

白云宗,灵田区域。

几名身着灰衣的杂役弟子正躬身其间,施展各种法术,滋养着禾苗。

忽然,一片巨大的阴影掠过田地,低沉的嗡鸣自天际压下。

他们不由自主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仰头望去。

只见那艘象征着宗门底蕴的巨型灵舟——“青鸾”,正撕裂云层,带着无可匹敌的磅礴气势,缓缓驶向天外。

一名年轻弟子看得痴了,手中的法诀早已忘记维持,喃喃自语:

“我等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一天,乘此重器,翱翔九天……”

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皮肤黝黑的杂役弟子闻言,叹了口气,用手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道:

“醒醒吧,小凡,别感慨了,那根本就不是我们该想的世界。

赶紧施展你的小云雨术吧,今天这片灵田的灌溉任务还没完成呢。

今年这批灵米的收成要是再不好,回去就等着吃管事挂落吧!到时候别说拿丹药了,怕是连这灵米粥都喝不痛快了。”

另一旁一位同样在施展法术除草的弟子也道:

“唉,我们都二十好几了,骨龄一天天变大,看这个有什么用?宗门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

要是六十岁之前还不能突破到练气中期,晋升外门弟子,到时候就只能被遣下山,自生自灭,成为那无依无靠、资源匮乏的散修了……”

张小凡沉默了,他何尝不知道这些。

他下品四灵根的资质,苦苦修炼了六年,如今也才踏入练气一层,距离练气四层的门槛都遥遥无期,更别说成为外门弟子了。

想起六年前刚被测出灵根、得以踏入仙门时的狂喜与憧憬,如今充斥在他生活中的,全是日复一日的劳作和沉甸甸的现实压力。

杂役弟子,名虽挂弟子,实则与仆役无异。没有固定的俸禄,终日里不停为宗门耕种、杂役,才能换取那一点点微薄的修行资源。

他胸中憋闷,一股强烈的不甘冲上心头,忍不住压低声音反问,像是在问同伴,又像是在问自己: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一点盼头,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目标吗?”

那位年长的杂役弟子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语气沧桑:

“目标?你入门才六年,还能做着梦,不怪你。我像你这般年纪时,何尝不曾望着那些御剑飞行的师兄师姐出神?

我在这同一片灵田里,已经整整耗了十八年了。

十八年啊!

咱们这些垫底的杂役弟子,拿什么去跟灵舟上那些天之骄子比呢?

他们生来就在云端,灵石不缺,丹药管够,修炼的是上乘功法,有金丹真人亲自指点,修为自然一日千里。

你听说过吗,宗门最近出现的天骄,才十五岁就已经筑基成功!

筑基啊!

我们呢?

我们连练气中期都突破不了?

我们拿什么去比?

连比的资格都没有!”

他越说越激动,却又猛地刹住,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腰背佝偻下来,语气重新变得麻木:

“但话说回来,小凡,我们比起山外那些挣扎求存、为了一块下品灵石都可能拼掉性命的散修,咱们还算好的了。

至少在这宗门之内,有一阶灵脉可以蹭着修炼,有灵米能吃个半饱,有相对安全的环境,一年到头,像老黄牛一样辛苦下来,若是灵米收成不错,运气好,或许还能得管事赏下一颗最低阶的练气丹药……这好歹也是个盼头。

我啊,早就想通了。这辈子能这样安安稳稳修炼到六十岁,就心满意足了,不敢再奢求更多了。

等到了年纪,宗门发放遣散灵石,我就下山去。找个安稳的坊市,用这些年攒下的积蓄,置办几亩灵田,开一间小铺面,娶个踏实点的女修,开枝散叶,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平淡了此余生,倒也不算坏。

这就是我们这类修士的命。从根骨上就定下了的,得认。

小凡,你也……早点看开吧,看开了,心里就不那么苦了。”

张小凡听完,心中那点刚刚燃起的不甘火苗,仿佛被一盆冷水彻底浇灭,只剩下无奈的灰烬。

他望着那早已消失在天边的灵舟方向,最终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或许吧……或许这就是我们这类修士的命。”

言罢,他重新弯下腰,凝聚起体内那微薄的灵力,开始专心致志施展起范围极小、仅能覆盖几垄灵田的“小云雨诀”,细密的灵气水珠淅淅沥沥落下,打湿了禾苗,也打湿了他眼中深藏的、未曾熄灭却也不敢再让人看见的微光。

……

在三万丈的高空之上,巨大的“青鸾”飞舟平稳而迅疾航行着,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青色光晕,将猛烈的罡风与寒气尽数隔绝在外。

飞舟轻易穿过了笼罩宗门的巨大无形禁制,仿佛穿过一层微凉的水幕,正式离开了宗门核心区域,调整方向,一路向东疾驰!

不过片刻功夫,巍峨雄伟的白云宗山门便被远远甩在了后方,逐渐化作视野尽头一片模糊的墨绿色轮廓。

韩阳独自立于飞舟一侧的舷窗边,默默注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

下方是连绵起伏、如同绿色波浪般的苍茫山林与蜿蜒河流,远处则是无边无际、翻滚舒卷的云海。

从他此刻的视角俯瞰,白云宗那十大高耸入云、气象万千的主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化为地平线上几枚微不足道的黛色小点,直至彻底被云霭吞没,消失不见。

“时间过得真快,我也一晃,就十八岁了。”

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悄然涌上韩阳心头。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

第一次,还是六年多前,他年仅十二,怀揣着对仙道的无限憧憬与家族的殷切期望,不惜跨越不知多少万里的遥远距离,通过那座耗费巨大的传送阵,一路辗转,风尘仆仆抵达白云宗山门,从此开启了修行之路。

而那第二次,便是此刻。

他已不再是那个懵懂稚嫩的少年,而是身负筑基修为、作为宗门精英,为寻求大道机缘而主动出征。

两次远行,中间隔了六年的苦修与成长,心境已是截然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