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四年后(1 / 2)

第85章四年后(第1/2页)

立下明确目标后,韩阳再无半分犹豫,迅速开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圣贤道”的模式。

随着青竹小院的阵法开启,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纷扰。

韩阳心念沟通问天圣地令牌,从那宝库中,取出了一只玉瓶,瓶内所盛正是名为“蕴炁丹”的灵丹。

此丹位列二阶极品,乃是上古专为筑基巅峰修士打磨法力、精进修为所炼制。

其药性不似某些虎狼之丹那般霸道,反而温和醇厚,如春雨润物,却又蕴含着堪称磅礴的精纯灵力。

最关键的是,此丹是完美品质,其药力极易被修士吸收转化,也没有残留的丹毒杂质,对根基几乎无损。

“一颗此丹所蕴含的磅礴药力,若让一位中品灵根的筑基巅峰修士,依靠自身按部就班吐纳天地灵气,足足需要十年苦功方能积累完毕……此丹虽保存得法,但百万载岁月流逝,药力终究散逸不少,能存留五成之效,已是侥天之幸。”

韩阳凝视着掌中的丹药,心中不由感慨,

“上古丹道,果然玄妙非凡。以此丹辅助,何愁法力不盈?”

不过,韩阳也知道此丹亦有局限。

因其药力同源同质,修士服食前三颗效果最佳,从第四颗开始,药效便会大打折扣,服用越多,效果越弱,直至近乎于无。

这是丹药抗性,乃天道常理,难以违背。

但韩阳对此只是微微一笑,浑然不放在心上。

他手握一方圣地遗产,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丹药资源。

“既然此丹有抗性,吃完之后那便换一种同效力的丹药便是。圣地库藏之中,难道还缺了能精进法力的灵丹不成?”

韩阳这种豪横的底气,若是让外界那些修士知晓,怕是会嫉妒得道心失衡。

就这样,他晚上服丹修炼,由于是兼修的缘故,韩阳有空也会修行《问道经》这门炼虚功法。

而这一年修行下来,随着修炼的深入,韩阳越感受到此经的最大不凡之处,他发现居然能潜移默化增长修炼者的悟性!

尤其是在运转周天之时,那若有若无、大传来的玄妙道音环绕周身,涤荡神魂,让他时常陷入一种“灵台明澈,思维迅捷”的奇妙状态。

许多以往修行中晦涩难懂、需要反复揣摩的关窍,在此状态下往往能福至心灵,豁然开朗。

“悟性吗?”韩阳曾于一次修炼间隙,内视己身,喃喃自语。

“悟性对修士而言,玄而又玄,却至关重要。有绝顶悟性者,功法一学便会,神通一看即通。而无悟性者,即便苦修百年,亦可能不得其门而入。”

“这功法有点逆天的啊!”

修仙界中,并非没有提升悟性的机缘。

诸如菩提子、悟道茶、明心见性花等天地灵植,皆有此神效。

但这类宝物无一不是罕见至极,可遇而不可求,绝非一般修士所能觊觎。

“而我如今,仅凭修炼这门《问道经》,便能日积月累、持续不断提升自身悟性……此事若传扬出去,只怕在整个修仙界都要疯了。”

想到此处,即便是韩阳自己,也不禁为这门功法的逆天而感到心惊。

然而,随着对《问道经》的修炼日益精深,韩阳也隐隐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之处。

“奇怪……这门功法,越是修炼到后面,其中的经义就越是深奥晦涩,仿佛没有尽头。而且,竟让我不知不觉间沉迷其中,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与道合真、不愿醒来的错觉。”

韩阳眉头微蹙,审视着自身状态。

“这功法,似乎不仅在提升我的悟性,更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让我对其产生依赖,愈发沉醉于探索大道玄妙之中……这究竟是福是祸?”

关于这一点,韩阳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暂且压下这缕疑虑,对于修炼这门功法有了一丝防备。

值得一提是,功法熟练度并不直接等同于修为境界。

两者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境界,乃是【修为等级】和【生命层次】,是这个平台的基石。

而功法熟练度,则是【技能等级】和【战斗力发挥系数】

它是在境界这个平台上搭建起的建筑,决定了你能将自身力量发挥出几成威力。

修行界中功法千千万,各有玄机:

有延寿添元之法,有凝练法力,有杀伐斗战之技,亦有炼丹、符箓等辅修之道,甚至不乏双修秘术、魔道汲取他人修为、炼魂夺魄等速成功法。

然则即便修炼同一门功法,不同修士的熟练程度亦截然不同,所获加成亦大有差异。

比如韩阳主修的《紫霞真录》,如今第三层对他的修炼速度,就比第二层快了两倍。

而一个理想的修士,追求的必然是境界与功法齐头并进。

若只顾提升境界而忽视功法修炼,便会成为空有法力却不懂运用之法的纸老虎,不堪一击。

若只顾埋头修炼功法而忽视境界提升,则会很快遇到无法突破的瓶颈,因为低矮的平台,根本无力支撑起过高、过重的建筑!

故而,韩阳每日修炼的核心,便是运转功法,辅以这蕴炁丹的强大药力,将药力转化为自身精纯的紫霞法力,不断填充、压缩、凝练着丹田内的法力之海。

而筑基之境,法力积累层层递进,其形态规模亦有天壤之别:

筑基初期,法力如塘,虽已盈满,却浅可见底,稍有消耗便显枯竭。

筑基中期,法力化湖,波澜初现,方圆可窥。

筑基后期,法力成泽,烟波浩渺,蕴势渐深。

及至筑基巅峰,百川汇流,法力如海,浩瀚无边,只待把海填满,已是丹基将成、金丹在望之兆!

就在韩阳如此闭关苦修之中,外界时光悄然飞逝。

修仙界风云变幻,岁月更迭,从不因任何人而停留。

韩阳二十二岁这一年,也恰好是他拜入白云宗的第十个年头。

九月九。

白云宗山门再次于云雾缭绕中隆隆洞开,旌旗招展,仙乐缥缈,迎来了新一届的收徒大典。

此番盛况,远超以往任何一届!

山门之外,早已是人声鼎沸,黑压压的人群从山脚一直蔓延至远处群山,熙攘如潮,不见尽头。

各式云舟、飞梭、乃至御器而行的修士如百川归海,从吴国越地乃至更遥远之处纷至沓来,气象万千。

连山门外的坊市也沾了光,一时间客流如织,生意兴隆。

宗门便是在这般新旧交替、薪火相传之中延续道统。老人渐次隐退或走向更高处,新人则怀揣梦想不断涌入,同时也留下了无数激励后辈的传说。

而如今,在吴越修真界流传最广、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传说,皆属于一人——

白云宗,明阳上人!

他以弱冠之年,于秘境中一招斩杀魔教教子、为同门雪恨,横压筑基当代。

这一切,早已被传唱成了白云宗乃至整个吴越国的一个传奇。

他的事迹被无数散修与小派子弟在修炼之余反复谈论,极大激励了那些出身平凡却心向大道的修士,也使他顷刻之间拥趸无数,仰慕者如云。

就连东域天机阁,都已将他列为吴越天骄榜榜首,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在说书人添油加醋的传唱中,无数年轻修士在听闻他的传奇经历后,心潮澎湃,慕名而来,纷纷聚集在白云宗山门之外,渴望能踏入这座诞生了传奇的仙门,求得无上仙缘。

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燃烧着同一个炽热的梦想:

“我,便是下一个明阳上人。”

受此巨大影响,今年前来参加白云宗选拔大典的适龄少年少女,人数竟比上一届激增了十倍不止!

这人山人海的空前盛况,让负责维持秩序的外门执事们忙得脚不沾地,却也与有荣焉。

这人潮汹涌的盛况,自然也使得宗门收获了远比往年更多的好苗子。

虽说并未出现极品天灵根天才,但上品天灵根、以及极品地灵根的天才却涌现出不少。

更有一位资质罕见的上品雷系灵根天才,于测灵台上引动雷光轰动全场,入宗后第一时间金霞峰收入门下。

这一届中,另有一位身怀“甲木灵体”、对灵植天生亲和力极高的少年,也被专精灵植的翠微峰新晋金丹青崖真人亲自出面争抢,直接收为亲传。

对于外界因自己而起的喧嚣与热潮,韩阳本人却漠不关心,依旧深居简出。

不过,紫霞峰今年也因此沾光,迎来了不少资质不错的新人,其中也有那么一两个开始崭露头角,被视为新一代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中,与韩阳同批入门的那一代弟子,也有人成功筑基。

其中,莫过于白云峰那位拥有极品天灵根的核心弟子。

姜清漪。

她虽因家族缘故修道稍晚,十一岁方始修炼,十三岁才入宗门,但天赋绝伦,仅以十年不到的时间便修炼至练气巅峰,此后更是为了铸就更高品质道基,硬生生在练气巅峰沉淀打磨了整整三年,直至二十三岁这一年,才引动天地灵气,一举铸就了极为坚实的二品道基!

此事再次轰动全宗。

白云峰特意为她举办了盛大的筑基典礼,广邀各峰同门。

韩阳也应邀前往,吃了席,并送上一件精心挑选的、适合筑基修士使用的防御型灵器作为贺礼。

也正是在这一年,得益于秘境中的收获,白云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批珍稀灵药与原材料。

作为炼丹核心的紫霞峰,几乎是日夜不休开炉炼丹,霞光与丹香几乎从未断绝。

最大的变化体现在筑基丹的供应上。

以往,白云宗除了在宗门大比中作为奖励发放,每年能稳定提供给内门弟子兑换的筑基丹,总数大约仅在数百颗,需要弟子们积累贡献点、排队兑换。

而今年,这个数字直接翻了好几倍!

这让许多卡在练气巅峰、苦苦排队等待丹药的老弟子们欣喜若狂。

虽然宗门会为内门弟子提供筑基丹,但往往需等待数年甚至更久。

而且,即便有了筑基丹,筑基的成功率放在整个宗门来看,也不过三四成。

但这已是非常高的比例了。

意味着十名练气巅峰修士,最终大概能成就三到四名筑基修士。

即便失败了,若有筑基丹护持,大多也不至于陨落,只是元气大伤,调养之后,未来仍可再次尝试。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氛围中,韩阳的修行生活却显得格外平淡。

他深居简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修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5章四年后(第2/2页)

韩阳闭关第一年。

宗门内外暗流涌动,鬼灵教通过特殊渠道多方查证查明后是白云宗弟子斩杀了他们的教子阴九。

消息传回元阳国鬼灵教总坛,教内一片哗然,群情激愤,叫嚣报复之声不绝于耳。

鬼灵老祖也知道白云宗乃是拥有多位元婴真君坐镇的吴越国霸主级宗门后,满腔的怒火最终化为了无奈的隐忍。

元阳国修真界的整体实力远逊于吴越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