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团长罗本,从身上随身皮包里拿出一封信件。贝鲁奇接到手撕开来看了起来。
看完信贝鲁奇用火机点燃看着信烧成灰烬,皱皱眉头开声问道。
“罗团长,在克里斯托夫高原卢瑟镇一带,现在还有什么队伍,说给我听下。”
“现在在这一带活动的部队,只有我的2团2000多人,还有奴隶营编组的残兵现在在,三十公里外的伊甸山谷休整,大概有2000多人了,不过都是轻装部队”
贝鲁奇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点了下头。“罗团长,去把你的部队带过来汇合,奴隶营的士兵就算了”。时间退回到9月6日清晨。
卢瑟镇,不过是个占地十几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城市,小镇的东北边靠着近千米高的火山石山,离小镇西边一公里左右,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河。
红河在克里斯托夫冰原上,最宽处二百二十多米,最窄处就在卢瑟镇旁才八十米左右。
靠着河床地底如银河般多的温泉泉眼,终年不会封冻的红河从北边的大雪山日炎盆地里流出,沿着小城西南划过,绕着小城的东边是那片,长着茂密枯寂的荆棘林丘陵,蜿蜒向南近2000多公里,流入西洋湾。
奥特里人光辉星方面军十八集团军的右翼卢瑟镇,位于高尔基镇的冰封大裂谷的东路。
这里算的上是一处位于战线边缘的区域。也是奥特里人从后方星系转运前方战线的,新开辟的后勤小基地司令部就驻扎在一个叫做卢瑟的小镇里。
作为地方警戒的二等部队该师现有大约一万二千人,而满建制应该是一万五。它的每个步兵团不到三千人,每个团由三个步兵营与一个老式雷电轻型机甲连组成,集团军参谋本部把卢瑟民兵三师的大部分兵力,散布在大裂谷东北部三号突出部右侧低洼地带的红河岸边。
奔腾的岩浆河,红河发源于大雪山里的日炎盆地一带,向西流入两千多公里外冰冷的西洋大海。现在卢瑟民兵三师的第202步兵团驻扎在河的北岸。
而201团与200团则在用高压水枪塑造硕大的,淡褐色岩浆石块用来建造机甲阻隔墙。一周的热火朝天的建设围起来的十几公里长的阻隔墙在岩浆河的十三号突出部右侧一带展开。
这一带的光辉星土著居民早就被疏散了,留下的只是一片冰封的荒野。北极大陆上空下来的刺骨寒风没日没夜地刮着,士兵们在华氏零度一下十几度的气温里战栗。第一道闪电开始以后,闪电一条紧接着一条闪过,炸雷声一个接着一个,更象是出自于一架巨大的发电机,而不是平常爆炸的回响。闪耀的电光让人眼花缭乱,一阵小冰雹打在脸上……
被岩浆热气烘松的泥土在一天一夜的旋风中已经完全封冻,挖一个六英尺深的全覆盖式单兵掩体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士兵们在没有机械的帮助下挖坑时。单兵套装里汗水就会冰冷的在他们的身体表面带走不多的热能。晚间,无孔不入的寒风甚至会渗进他们封得严严实实的睡袋里,加上旋风的呼啸的声音真的是无法真正入睡了。
红河靠近十三号突出部的两岸山梁并不高,但是它们重重迭迭,阻挡着所有方向上的视线与声音。沿熔岩奔腾的红河岸边只有一条一百几十年前拓荒者开辟的岩浆石路,它显然只适合于悬浮车而不是那种奥特里人自产的价格便宜无比的轮式载重车。
这种崎岖的地形迫使兵力本就不足的卢瑟民兵三师的三个团,无发在纵深地一线展开。
面向东北方的连绵不绝的雪丘的方向更是这样,雪丘的后面是一片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高耸入云的雪峰大山。包括卢瑟民兵三师师部情报侦察人员在内,没人知道那些大雪山背后深藏着什么东西。
对面敌人的有效封锁,使得配给了集团军侦查小队的师部侦察机甲也进无法得到什么好的情报。
在对方整体上越来越单向的电磁压迫下,更是连无人机都无法正常的使用,而有人驾驶的侦察机上的飞行员,也在北极大陆这种见鬼的天气里,无法看清那些云遮雾障飘着雪花的山沟里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