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同我仰春> 第四五章 南苑秋獮十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五章 南苑秋獮十一(2 / 2)

难道是永昌伯卫定方?对了,他今天都做了什麽?秦业好像想不起来今天永昌伯在做什麽了?他用手指捻搓着,一直在思考。

永昌伯卫定方拿着那支袖箭。这个箭头能留下什麽伤口,他太眼熟了,直到今天他才知道齐王死于陆楣之手。

绍绪二年,都说齐王围宫想要谋逆。卫定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日的宫防便是他负责。齐王根本没有围宫,齐王是被皇帝请进宫去的。然后便传出了齐王围宫,逼迫皇帝。现场看起来,是这麽回事,有死人,有打斗,有火烧。

当时他被忠勇侯拦住,然后又被锦衣卫叫走以后,还发生了什麽?他有点恍惚了。

但是他知道,当他到现场的时候,齐王右后侧脖子上正有一个这个袖箭留下的伤口,且留着黑血。他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去看,齐王的尸体就被忠勇侯拖走了。

等他再有机会仔细看时,那个伤口不见了。齐王是被陆楣暗杀的。而陆楣是什麽人?

卫定方嗤笑了一下。

皇帝之所以来南苑,就是要杀英国公府的人吧。

卫定方不由又想到,曾经有一个消息,便是说英国公府可能藏着什麽皇子后人。这个消息非常隐秘,卫定方查不到任何线索,也没有证实。现在看起来,这个消息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突然卫定方又对李威有点歉意,他真没想到北狄派来的人居然是大皇子身边的人。

进而的问题是,北狄的弩箭为什麽李威能躲过?现场看起来好像是李威的拐杖抡开了。但是卫定方知道,按照李威下半身不良于行,上半身的行动灵活度也会大大降低,抡开这种事情只是骗骗外行。

现场一定有人帮了李威。这个人是谁?襄城伯?还是良国公?

还有那支射在太监身上的箭。这支箭是谁射的?李威?李威也想杀皇帝吧,以身入局杀皇帝?如果是李威,那又是李威身边的谁去做的?李云玦为什麽从北面的泡子回来?

皇帝这边更是一团乱麻,陆楣跪在皇帝面前把今天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皇帝还是搞不清楚,到底谁要杀他。

他的直觉告诉他,应该是两拨人,一拨是把北狄人弄来的人。北狄人来了三个,应该是想把他和李威都杀了。

北狄为什麽会来,他其实心里是有数的。四十六年时,为了杀齐王,他承诺了北狄的东西,到现在都还没兑现。

他不敢去九边秋獮,就是怕北狄来,怕事情败露。

所以,这个人知道他和北狄的密谋。这个人是谁?一想到身边有这样一个人,皇帝只觉得后背都发凉。

第二拨人,就是射白羽箭的人。这个人当时就在他的面前,可惜他的注意力都被北狄人吸引走了,根本没看到。

在皇帝的视角看起来,这个人的范围可能不仅是勋贵,甚至自己的儿子都有可能,比如太子。毕竟这个位子到底有多诱人,他是知道的。

「你觉得该如何查?」

「微臣觉得该从为何会来南苑查!」陆楣咽了一口口水,他现在的目标已经从李威转到卫定方了。

卫定方知道他杀了齐王,而卫定方是当时宫防之人。皇帝为了掩盖杀齐王事,才在英国公府一除服,就把宫防的事务从卫定方手中转到李武手中。让卫定方再也不能查那晚的宫防事。

虽然皇帝不喜欢英国公府,但是英国公府的毫无私心是谁都不能质疑的。

如果不是皇帝忌惮藏在英国公府里的太子后人,满朝最值得信任的人,非李威李武兄弟二人莫属。

对陆楣来说,杀李威不急,这是皇帝盯得人,早晚会动手的。

但是卫定方已经威胁到陆楣了,所以卫定方一定要死。「如果这次秋獮不是定在南苑,那麽一切不会发生那麽顺利。所以要从谁建议来南苑查!」陆楣斩钉截铁说。

皇帝心里有苦难言,他总不见得跟陆楣说,不是别人,就是朕吧。皇帝只好先点点头,遮过这个话题。

「陆楣,你觉得李威是不是知道朕要杀李云玦?」

「陛下,臣暗箭射李云璜事,李云璜身边的甲士亲眼所见,且有甲士当场毙命,更何况卫定方也看到了。」

「不是让你杀李云玦吗?你为何又去杀李云璜了?」

「陛下,当时猛虎追着二皇子而去,臣不得不去救二皇子呀。」

「朕疏忽了。」

「陛下,这卫定方能护李云璜,永昌伯府不得不防啊!」陆楣趁机给卫定方上眼药。

绍绪帝一阵头疼,又拖进一个勋贵府,「永昌伯府事再议,还是先想个法子,杀掉李云玦!」

「陛下!」陆楣还待说话,却被绍绪帝制止住。「退下吧,朕乏了。」

「是。」陆楣告退。

……

陆楣走后,皇帝召来了镇北侯曾达。

「南苑事,你如何看?」

「回陛下,错综复杂,现场之人都有可怀疑之处。」

「详细说说。」

「英国公府自不用说。良国公府丶忠勇侯府丶永昌伯府都有踪迹不明处。即便襄城伯府跟着微臣身后,亦不能排除留着侍卫在晾鹰台。故实不好查。」

皇帝一阵气恼,「那便把他们的侍卫都一一召到锦衣卫进行刑讯。」

「陛下不可!朝中开国勋贵总计只此六家。」曾达的意思是,六家开国勋贵里面你五家都怀疑,这是要逼反所有人吗?

皇帝冷静了一下,没有说话。

「陛下不如不查,毕竟当下首务,只英国公府。」曾达话就说到这里了,剩下便是皇帝自己决策的事情了。

皇帝没有表态,「朕再思量一番。」其实这时皇帝拿了主意。而曾达也知道,皇帝已经拿了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