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五十七章 诏李白入京(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诏李白入京(求追读)(1 / 2)

第五十七章诏李白入京(求追读)(第1/2页)

春明门外,渭河之畔。

细雨迷蒙。

韦谅持着雨伞,安静站在贺知章身侧,替他挡雨。

韦坚离京,在昨日便已经陛辞过了。

甚至所有该见的人他都见过了。

也包括太子那里。

但他今日正式离京,作为近亲,太子李亨虽然不方便出城,但还是请托贺知章出面送行。

“此行珍重,诸事拜托了。”贺知章举杯,认真的看着韦坚,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多谢贺监,也多谢太子。”韦坚举杯拱手,对着十六王宅的方向沉沉拱手,然后将杯中酒饮尽。

贺知章轻轻点头,但面色凝重,韦坚这一去意义重大。

韦坚放下酒杯,稍微松了口气,看向韦谅,他神色温和起来。

韦谅对皇帝,对李林甫的分析,对未来的透彻,让韦坚都感到惊讶,但细想,却是最有道理的。

不知不觉中,韦坚已经从心底接受了这些。

可里里外外说了那么多,有最该说却最没有说的一句话,就是……

和东宫保持距离。

即便他们是太子的近亲,但在皇帝和太子之间,依旧要倾向皇帝。

这,很世家。

这也让他对自己走后,长安的事情彻底放心下来。

韦坚神色严肃起来,道:“大郎,家中的事,大体已经交托给你了,唯独剩下最后一件事。”

“阿耶请讲!”韦谅微微躬身。

“你阿舅来信了,他大概三月十五左右会抵达长安,到时,你代为父去迎接。”稍微停顿,韦坚补充说道:“你表舅那里,应该也会去的,到时你和他商量。”

“是!”韦谅神色肃然的拱手,他的亲舅舅,姜庆初要回京了。

韦坚抬眼看向贺知章。

贺知章面色微沉,轻轻点头。

韦坚这才彻底放松,然后拱手道:“贺监,下官告辞,贺监保重。”

“放心!”贺知章温和的点头,然后目送韦坚转身上了马车,最后在一众随从的护卫下,朝陕郡而去。

韦谅站在一侧,看着马车在雨幕当中消失,一时间他感到心中无比的沉重,整个人这个时候也越发的清醒。

他这个老爹,目光敏锐的连韦谅都感到惊讶。

陕郡的那条漕渠,从大唐开国到现在,百余年了,看到它能用的也不是没有,但废弃六七百年的漕渠,想要重新贯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韦坚不仅看到了,也找到了办法。

不容易。

若是真的能够多花几年,彻底开通,不仅能躲过未来的皇甫惟明案,还能一步而入宰相。

“好了,小子,该回城了。”贺知章转过身,笑着上下打量韦谅:“和老夫好好说说,‘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句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虽然如今是千牛备身,但毕竟也是从小四书五经过来的。”韦谅有些无奈的转身,打着伞,护着贺知章往外走,同时说道:“其他的,就是酒后之事,天地之间,妙手偶得。”

“好一句,酒后之事,妙手偶得。”贺知章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看样子,这酒中仙人,今日又多了一个。”

酒中八仙,贺知章,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韦谅自然不可能凭借一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就成为和贺知章,李白,李适之齐名的人物。

他最多不过是凭借自己未来郡主驸马的身份,加上一点诗才,能够和李白李适之说上话而已,仅此而已。

“贺监过奖了。”韦坚轻轻躬身,然后好奇的问道:“贺监,李太白的事情如何了?”

“快了。”贺知章平静下来,点头道:“正月祭祀太上玄元帝君,二月又有科举,都已经结束,是时候,请太真长公主与陛下谈及李太白的事情了。”

说完,贺知章看向韦谅,笑着说道:“一句‘满船清梦压星河’,足够李太白也高看你这小儿一眼了。”

“能见太白先生一面,学生三生之幸。”韦谅轻轻躬身,神色真挚道:“常听李太白旷世诗才,又有经世济国之能,学生正好学习。”

“好!”贺知章很开怀的大笑起来。

“另外,听说太白先生剑术也是天下一绝。”韦谅抬头,向往的说道:“若能习得一二,纵横天下当是无碍了。”

“是啊!”贺知章感慨的点头。

……

三月中,阳光温煦。

韦府,韦谅从宫中值守而回,先去后院向母亲姜氏问安。

整个后院,里外仆人脚步匆忙在将院中晒了一日的东西逐渐的收起来。

韦谅有些诧异的进入房中。

姜氏此刻正坐在内房整理一箱子书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