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2 / 2)

“是!”韦谅松了口气,道:“只要立威,那么就能调兵,将回纥的兵力调入高原,这样既能节省大军的兵力损耗,而且死伤抚恤也不用在意。”

“让回纥人和吐蕃人相互消耗,从而减轻将来回纥人的威胁。”李暐缓缓点头,一时间似乎有些被韦谅给说动了。

韦谅松了口气,说道:“不仅如此,这只是一时之法,真正的办法,还是要渗透回纥,了解回纥,然后挑拨回纥,分裂回纥,同时开始在草原上挑选将来灭亡回纥,甚至于取代回纥的部族。”

站在韦谅身后的曹守,率先恍然过来:“这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用来控制草原的方法。”

“是!”韦谅转身看着曹守轻轻点头,然后他重新看向李暐。

这时候,韦谅才发现,李暐的神色依旧凝重。

仿佛这一策略并不足够打动他。

韦谅目光闪烁,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他还是将自己话咽了回去。

他已经察觉到了原因。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够支持这样做了。

甚至不客气的讲,如今的大唐,已经没有了这样做的心气。

韦谅轻轻抬头。

灭国。

大唐开国之初,不管是太宗皇帝,还是高宗皇帝,做的最多的,实际上就是两个字,一件事。

灭国。

然而到了如今这一朝,大唐从来没有真正的灭过国。

他们没有灭国该有的心气。

或许更不客气的说道,如今的大唐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实力。

他们比韦谅所想的,还要更加虚弱。

……

夜色深沉,更鼓敲响。

亲仁坊,韦府。

柳风拂面,韦谅一身青色长袍,平静的从后堂返回东院。

他检校职方司员外郎的事情,已经传了开来。

京兆韦氏其他各房传话,如果有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他们会全力相助。

其他还好,但知靖安事,却没一点风声透出。

看的出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是懂这里面的深浅的,有些东西,是不能轻易泄露出去的,因为一旦追责,麻烦会很大。

进入书房,韦谅在桌案后坐下。

春婉将一壶茶和一盘糕点放下,韦谅便摆摆手,让她退下了。

韦谅低下头,从一旁拿起一张纸,提笔开始写信。

他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的事情,是可以让他的阿耶韦坚知道的,虽然他在兵部做的事情不能说,但不说,反而容易让韦坚猜到是什么。

知靖安事。

韦谅轻轻笑笑,差点就成了知靖安司。

一封信写好,韦谅将其放在一旁,任由信笺慢慢干透。

抬起头,韦谅看向窗外的弦月。

月光如水。

他的脑海中却在回想今日发生的一切。

李暐将他调入了职方司,深度参与兵部诸事,实际上是他早就准备要做的事情,而韦谅在职方司的任务也很清晰。

找出攻克石堡城的方法。

找出在战后,不让回纥成为薛延陀和突厥那样大唐威胁的办法。

这些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只有做成了这些事情,韦谅才会在他的眼里真正拥有价值。

攻克石堡城也不是没法,解决薛延陀的问题也不是没办法,但是,大唐做不到。

韦谅抬头,轻叹一声。

李隆基这一朝,看起来国富民强,兵戎鼎盛,号称盛世。

但实际上整个开元二十九年时间,大唐从来没有打过十万人以上的大战,这和太宗,高宗,甚至武后一朝都没法比。

不大胜,不灭国,军心民心如何凝聚。

韦谅突然轻轻苦笑,也是,想要打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不仅要看兵力,后勤,还要看统帅。

在郭子仪没有崛起之前,甚至王忠嗣都不算是这个级别的统帅。

李靖,李勣,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甚至太宗皇帝自身,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

但李隆基这一朝,除了一个郭子仪,竟然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

这样内外作战磕磕绊绊,虽然四面威压,但四方竖敌,同时无法彻底的剿灭他们,反而最会让他们成了大唐的威胁。

所以,李隆基的盛世看起来强大,但实际上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当然,他依旧是当世最强大的国家,但他却已没有了如同太宗高宗两朝,那种高出一档的军力。

或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内部有问题。

韦谅轻轻摇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靠灭国。

郭子仪现在是安西振武军使,也就是说,他将参与到这灭国一战。

或许也正是这灭国一战,让郭子仪彻底的成长。

回纥的事情,韦谅直接扔在了脑后。

这件事情,他和李暐之间还有分歧,具体如何,还得商量。

不过石堡城的事情,也未必就完全没有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