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四合院干到保卫处处长> 第 226 章 初见成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6 章 初见成效(2 / 2)

“成了!咱们的车子发动机……成了!不,是发动机成了!”沈老说话都带着颤音。

“成了?”杨卫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您是说发动机弄出来了?真成了?”

“真成了!”张老拍着大腿,“快,去车间看看!”

“走走走!”杨卫国也顾不上别的,连忙跟着两位老人往车间赶。

一进车间,杨卫国的目光就被角落里那台锃亮的机器吸引了过去,看了两眼,他彻底愣住了:“这……这怎么看着有点像那个谁的四缸发动机?”

“有点像,但不全是,咱们做了不少改动。”沈老笑着点头。

杨卫国激动地走上前,左看看右看看,伸手摸了摸冰凉的缸体,扭头对沈老说:“沈老,我还以为您会先搞个单缸的试试水,这直接就上四缸了?”

张老在一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小子就这么看我们?单缸的有什么难的?咱们国家的柴油机,单缸的几十年前就玩得转了。要做就做技术突破,直接上四缸,这才有奔头!”

说着,张老就拉着杨卫国,开始详细介绍这款四缸发动机的参数:缸径多少,冲程多长,压缩比多少,最大功率能到多少……

杨卫国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只觉得那些专业术语跟天书似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可看着两位老人眼里的光,他心里也跟着热乎起来——不管懂不懂,这都是实打实的突破,是这群老技术员熬了无数个日夜弄出来的宝贝。

“好!好啊!”

杨卫国拍着巴掌,“有了这发动机,咱们的车子就有了心脏,离成事儿不远了!”

沈老和张老被他夸得眉开眼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忙活了这么久,总算没白费力气。

车间里的工人们也围了过来,看着那台发动机,个个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笑容。

杨卫国话锋一转,还是泼了盆冷水:“张老,那您说说,咱们这四缸发动机,跟柳州那边公布的4100型比,有啥优势?”

这话一出,车间里的热闹劲儿顿时淡了些,像盆凉水浇在了刚燃起的火苗上。

张老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桌上的参数表,认真说道:“这东西……其实没太大可比性。”

他把表递给杨卫国,“你自己看吧。”

杨卫国接过表,上面的数字和符号密密麻麻,看得他一个头两个大,只能苦笑着摆手:“张老,您还不知道我?对这些精密参数真是一窍不通。”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沈老连忙走过来打圆场:“嗨,张老,卫国不是搞内燃机的,您跟他说这些太专业了。我来打个比方吧——就好比两个人,一个擅长挑担子,一个擅长跑长路,用途不一样,各有各的优势。”

他顿了顿,又解释道:“真要说区别,可能就是排量上咱们占点小优势。但柳州的4100型有它的适配场景,咱们这个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算是各有千秋。”

杨卫国听得半懂不懂,反正大体意思是没啥碾压性的突破,心里难免有点失望。

“别失望啊小子,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沈老看出了他的情绪,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走,带你看个好东西。”

说着,沈老和张老就领着杨卫国往车间深处走。

这边的区域杨卫国倒是知道,老同志们一直在这里捣鼓些“小东西”,他虽没细看,却向来是大力支持的。

毕竟这群技术骨干来了之后,厂子的变化有目共睹——不仅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连车床、铣床、刨床这些设备都能自主生产了,李怀德那边也因此对他们格外看重,要钱给人从不含糊。

拐过一个堆放零件的角落,杨卫国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放着的一个小东西——那是一台很小的发动机,外壳蒙着层油污,看着有些脏,但造型格外精致小巧,透着股不一样的灵气。

“沈老,这是……”杨卫国眼睛一亮,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嘿嘿,让老张给你说说。”沈老笑得神秘,把话头递给了张老。

张老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点得意:“这可是我们俩琢磨出来的‘小家伙’,别看它小,能耐可不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