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弟,你是不知道我顶着多大压力!”
李怀德叹了口气,“计划外的物资,厂里节衣缩食攒下的,一分钱没换,全给你换了设备材料。你这空口白牙一说,哥哥我这汗都下来了。”
杨卫国尴尬一笑:“李哥,那不是您有本事嘛。用计划外物资换咱们需要的东西,多好?那些铁疙瘩留着也没用。”
他话锋一转,“最该看重的是沈老的连轧机,这玩意必须支持。一旦上了连轧机,产能不是涨百分之十、二十,可能直接翻倍!到时候上面给的计划多了,说不定还让咱们做设备支援兄弟单位,这多划算?”
说着,杨卫国从图纸里抽出一份:“李哥你看这个,包管机——把铁板卷成水管再焊接。沈老他们虽没突破技术,但这市场前景太大了。咱们还能把圆管压成方管,用途广得很,必须分杯羹。咱有炼钢炉,就得接着搞产品。连续焊接不行就手动,大不了培养些中级焊工,不难。”
李怀德点头:“这方面我不如你,你心里有数就好。我跟你一起跑,赶紧列清单,需要啥帮助我去协调。”
“嘿嘿,李哥,连续焊接也别只指望人工。”杨卫国补充道,“国内现在空白,但国外肯定有这技术,说不定哪个厂子有相关资料,您多留意留意,或许有收获。”
“行,这事我琢磨琢磨。你赶紧回去列单子,我好向上面申请、跑动。”李怀德催促道,眼里已多了几分干劲。
杨卫国见说动了李怀德,知道这只是开始,赶紧回到办公室,找来了沈老、张老,李老还有徐老、吴工几位技术骨干。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开始逐条罗列所需的材料、设备和技术支持。
这些事涉及太多专业内容,杨卫国插不上手,就听他们讨论商议,时不时提醒一句:“清单得写清楚,最好配上图纸,不然拿去申请没说服力。”
众人忙活一阵,一份清晰的清单搭配着图纸就整理好了。
杨卫国看着清单说:“沈老,您就牵个头,把这些事落实下去。在咱们找到资源前,详细图纸必须先弄出来。卷管机可以先动手做,连轧机那边,就算传感器没到位,也先把主体框架搭起来。”
“卫国,这我心里有数。”沈老应道。
杨卫国拿着清单和图纸去找李怀德,李怀德一看就吓了一跳:“老弟,这么多?你这是不让哥哥活了?”
“李哥,您能耐大,这才哪到哪。”
杨卫国笑道,“真成了,您李哥的前程,那还不是跟坐飞机似的,蹭蹭往上升?”
李怀德哭笑不得:“老弟,我看你呀,净给我做思想工作了。”
嘴上抱怨着,手里却已经拿起清单,仔细看了起来,眉头渐渐拧成一团——要跑的部门不少,要协调的资源更多,但这事要是成了,确实是厂里的大机遇。
“行了,放这吧,我先琢磨琢磨,该找谁对接,该怎么申请。”
李怀德摆了摆手,眼里却已没了之前的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