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嘛,一开肯定是不能停的。钢条、角铁、槽钢这些,一顺的往前面走。工人们拿着钳子夹着,开始喂料。
领导们走过车间,公安军的这位领导说道:“你们这个效率还是不错呀。”
李怀德连忙赔着笑脸说道:“现在都是靠人工喂料,效率的话不是特别高。如果以后有幸搞连轧机的话,那可能效率就会比现在提高100%,那就是机械喂料,自动滚轧。很有必要。我看到这都是人工喂料,有些时候……”
“我看这都是人工喂料,还是得注意安全。工人们天天跟烧红的铁打交道,防护措施一定要做扎实。”
公安军的领导看着轧钢车间里穿梭的身影,眉头微微蹙起。
李怀德连忙点头应声:“领导放心,这点我们早考虑到了。劳保用品这块儿储备得足,安全帽、隔热手套、护目镜一样不落,定期还会检查更换。”
说罢,一行人往车间外走,李怀德压低声音对王书记嘀咕:“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果不其然,刚出轧钢车间,农业部的袁副部长就拉了拉朱副部长的胳膊:“老朱啊,先别忙着看别的,咱是不是该去瞅瞅那拖拉机?”
朱副部长被他拉得一乐:“行呐行呐,听你的,先去看拖拉机。”
王书记和李怀德连忙在前头引路,往新车间方向走。
路上李怀德还特意叮嘱:“卫国,改造人员全都回避,就留了几个技术员在那边,确保不出任何岔子。”
杨卫国立马去安排了。
一进新车间,李怀德就朝角落招了招手。
杨卫国立刻心领神会,快步跑了过来,脸上堆着笑:“袁副部长,朱副部长,我是这儿的副厂长杨卫国,接下来由我给各位领导介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这脑子不太灵光,技术上的事儿说不明白,还是让技术员来讲。”
“这边原本是研发摩托车发动机的车间,现在嘛……”
杨卫国往旁边挪了挪,冲另一个方向喊,“小夏,过来,把咱那摩托车推出来!”
一名叫小夏的技术员应声上前,小心翼翼地把一辆锃亮的摩托车推到领导面前。
“小夏,你给领导讲讲,这摩托车的参数、运行情况,还有啥优势。”杨卫国吩咐道。
小夏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气缸直径、压缩比、最大功率这些专业术语。
袁副部长和朱副部长听得面面相觑,显然没跟上思路。
杨卫国见状,赶紧咳嗽一声打断:“小夏啊,别整那些复杂的,就说咱这双缸动力,在节油和动力上,是不是能碾压同类产品?”
小夏立刻点头:“没错领导!咱这发动机虽说用了双气缸,动力比国内其他摩托车强得多,但油耗跟幸福250差不了多少,说是碾压真不为过。”
朱副部长这才听明白,转头看向杨卫国:“那你们搞这摩托车,初衷是啥?想过具体用途没?”
杨卫国正色道:“各位领导,我琢磨着,首先得解决咱国内的实际需求。您看啊,好多厂子、公安军、保卫科这些单位,都没配啥像样的车辆。真遇上急事,骑自行车哪赶得及?所以我就想着,得造一款动力强劲的——毕竟不少路都不好走。而且它还得有载重能力,加个跨斗的话,拖个三百斤、一百五十公斤的东西,跑起来照样不耽误速度。”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拍了拍摩托车的油箱,眼里透着股子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