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杨卫国叮嘱道。
“明白!”张老应得干脆。
最后,杨卫国环顾四周:“还有谁要说的?”
这时,郭老缓缓站起身,哼了一声:“该我了吧?”
杨卫国打趣道:“郭老,您那边难道也有啥突破?”
“突破啥子哦!”
郭老摆了摆手,直截了当,“我是来跟你要经费的。我们炼钢炉这边,这几年一直在尝试往钢水里加些其他元素,做了大量记录,也用小钢炉做过实验,但大钢炉这边还没真正立项试过。我想着,能不能给我们试验一炉?”
杨卫国摇了摇头:“郭老,试验一炉肯定不行,风险太大,成本也扛不住。你们小炉子的数据怎么样?”
郭老也摇了摇头:“小炉子的数据,一来不准确,二来很多问题在小炉子上显不出来。”
“成吧。”杨卫国叹了口气,“等我上岗理顺了,再慢慢给你们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郭老虽有不甘,但也知道理在这儿,只好点了点头:“那我就等着您的好消息了。”
杨卫国突然恢复厂长职务,厂里不少人一时还真不适应。
原因无他,这人太看重规矩,凡事都讲章程,对那些偷奸耍滑、想浑水摸鱼的人来说,日子怕是没以前那么舒坦了。
“行了,李老,就按您说的来。”
杨卫国打断了思绪,又看向众人,“那谁是搞电气的专家?”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技术员举手:“杨厂长,我是负责电气这块的。”
“你跟我来一下,”
杨卫国说着起身,“我想看看车间的电路布局,另外……其实是想琢磨琢磨,能不能在汽车上搞点电气方面的改进。”
他说着皱了皱眉:“就是现在还没太理清头绪,有点迷茫。”
正说着,瞥见郭老在那儿发愣,便喊道:“说你呢,郭老。刚才走神了吧?”
郭老猛地回神,嘿嘿一笑:“找我啊?啥事?”
“下来走走,跟我一起去看看。”杨卫国摆了摆手。
一行人往拖拉机厂去。这厂子在郊区,离总厂还有段距离,一到地方,杨卫国就忍不住点头:“嚯,大变样啊!规模扩了不少,生产线都有三条了,不错不错。”
他转头问李老:“现在组装发动机是流水线作业,还是按小组分配?”
李老拍着胸脯:“放心,都是流水线!而且咱们培养工人的速度快得很。按你小子以前的思路,把发动机拆解开,每个零件的功能、安装步骤都写得明明白白,工人上手特别快。”
他得意道:“现在不敢说全是八级工,但好多人都到五六级水平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杨卫国感慨道,“很多东西其实不复杂,但以前不少高级钳工文化水平偏低,接受新事物慢。现在把整机拆成若干零件,每个步骤都详细说明,他们照着学,肯定快啊。”
说着加快脚步:“走,去看看您那台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