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国和李怀德走上近前,只见几个司机正围着发货人员,有的往对方兜里塞烟,有的干脆掏出信封,直接往桌上一的文件夹里放,里面的钱隐约能看出厚度。
李怀德眉头微蹙,却也没多说什么——这种场面他早年见得多了,虽不赞同,却也算不上太过意外。
可杨卫国的脸已经沉了下来,黑得像要滴出水。
两人走近时,发货人员眼皮都没抬,只当是又来拉货的司机,压根没搭理。
杨卫国站在一旁静静观察,发现几乎每个来拉货的司机都得做这套“动作”,不然发货的人要么慢悠悠拖着不干活,要么干脆说没货,压根没人给他们安排装卸。
他攥了攥拳,黑着脸继续往前走。李怀德跟在后面,见他这模样,反倒笑了笑:“老弟,咋的了?动这么大火气?”
杨卫国深吸一口气,叹了声:“李哥,你还没意识到这里面的严重性?这不是小事。”
他摆了摆手,“一会儿再说,先去销售科看看。”
两人对厂里不熟,一路打听销售科在哪儿。
可问了好几个人,对方要么瞥他们一眼就转过头去,要么含糊其辞说不知道——说白了,就是看他们不像来办事的“体面人”,没给好处,谁也懒得搭茬。
此时袁厂长远远瞥见了杨卫国和李怀德,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快步赶过来,脸上堆着笑:“差不多得了,去饭堂吧,我让厨师都备着菜呢。”
杨卫国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老袁,带我们去销售科。”
“成。”
袁厂长没法子,只能领着两人往销售科走。
刚到门口,他正要推门进办公室,却被杨卫国一把拉住。
原来杨卫国透过窗户,已经看到里面的情形——一个中年胖子正把脚搭在办公桌上,另一人满脸讨好地跟他说着什么,手里还递过一个信封,又摆上两条烟。
那胖子这才慢悠悠打开抽屉,不情不愿地写了张条子。
拿到条子的人推门出来,撞见门口的三人,愣了一下,头一低就匆匆走了。
杨卫国的脸这会儿黑得跟锅底似的。
袁厂长站在一旁,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这种事在底下不算新鲜,都是些不成文的规矩,可被总厂的人撞个正着,实在脸上挂不住。
他一把推开门,冲着那胖子就喊:“冯科长,你可真行啊!”
那中年胖子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呦,袁厂长您来了。”
转头看见杨卫国和李怀德,又问,“这两位是?”
袁厂长没好气地介绍:“这是总厂来的李书记、杨厂长。”
冯科长顿时慌了神,忙从口袋里掏出中华烟递过来,杨卫国没接,李怀德自然也不会接。
杨卫国黑着脸,深深看了袁厂长一眼,那眼神看得袁厂长心里发毛,随即转身就走。
袁厂长气得指着冯科长:“你小子……这事儿能这么干吗?”
“厂长,我明白,我明白,下次一定注意,一定注意!”冯科长连声认错。
袁厂长懒得再理他,掉头就追了上去。
杨卫国径直去了车间。车间里热浪滚滚,工人们挥汗如雨。
虽说已经上了连轧机,但很多地方还得靠人工——说是连轧,其实更像半连轧,毕竟当时国内的感应器水平有限,不少工位仍需要工人手动操作。
他又走到做水管的机器旁,这边就先进多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工人只需负责送料、接料,再检查一下有没有焊接气孔之类的问题,一整套流程走下来,看着倒也顺畅。
袁厂长一路紧跟着杨卫国和李怀德,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时,车间里有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几个人正围着维修。
杨卫国走上前,就听见里面有技术工人喊:“钳子!钳子!”他顺手拿起一旁的钳子递了进去。
没过一会儿,那人从设备后面钻出来,试了试开机,一转身瞧见杨卫国,愣了一下:“呦,杨厂长,您怎么过来了?”
“小李啊。”杨卫国笑着应道,“在这边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