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引起了常溪县商界的不满,不少人在背后指责李默根本不尊重、不保护本土商人。
常溪县对于招商引资也是很重视的,从原本的大营商考核办法,到如今也形成了一套体系。
常溪县干部比较支持商界的发展,营商环境也在安北的县区之中,可以排得上号的。
后来出过不少事情,市里面曾经严查常溪县干部与商人交往过密行为。虽然这个事情,最终不了了之了,但是也让一般干部,与商界的距离就远了一些。
但是远归远,常溪县还是比较尊重商界人士的。
然而关念君当上县长之后,先是在项目上立规矩。
这就让很多商界人士感到不满,甚至通过政协这个渠道,提出了不少意见。
李默来了之后就更狠了,上次尾款的事情,虽然影响的只有三家承包商。但是其他商人看到这个情况,不免对他的作风感到质疑和厌恶。
葛天珠的意思是,如果李默想要套用老山县的模式,让那些商人参与这些融资,在常溪县应该是行不通的。
李默淡淡一笑:“老山县那边,很多商人也对我不感冒。但是当一些项目开始融资的时候,他们也都争先恐后地入。商人逐利,这是本性。你让他赚钱了,他就愿意跟着你,主动和你打好关系。你让他亏钱了,他自然跟你疏远。
当然也有一些伟大的企业家,他们一腔热血建设家乡,这的确是值得尊重的。只是这样的企业家,毕竟是少数。我们如果默认商人都是这样伟大情怀的企业家,这也是不切实际的。”
相比较于葛天珠过分迷信常溪县经验,李默则是说得更加露骨。
葛天珠轻笑一声:“李书记看来是对老山县经验很有信心,那我们就说投资公司成立的基本条件。老山县当时是拿开发区的地皮和一些建筑作为抵押,完成了投资公司的原始积累。
常溪县可没有开发区,那我们怎么完成这最重要的第一步。当然也有一些公共设施可以抵押,例如停车位。不过真要抵押出去,就怕我们工作都要被几个停车位绑架了。”
葛天珠说话的时候,带着一种调侃的味道。
她是用一种俯视的角度跟李默说话,大概在她心里,李默这个年龄,也就是一副空架子。
李默说的很多话,在她耳朵里面,如同空谈。
其实不仅是葛天珠,当李默拿出老山县的经验时,很多人就默认站在了他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