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酒,对李默来说,味同嚼蜡。
周爱民等于就是让李默退让半步,偏偏未来的他,很有可能就是关念君的领导。
李默只能笑脸相迎。
关念君眼中有火,李默也看到了。
好几次关念君想要说话,都被李默踩着他的脚,让他不要开口。
在常溪县这段时间,李默将关念君也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他知道关念君看好自己,是因为张胜昔对自己寄予厚望。
关氏父子对自己的期待,所以哪怕牺牲自己,也不能让自己受辱。
这一对父子的理念,出奇的一致。有着一种古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
就如同有人说到韩信为什么受到漂母几顿饭的恩惠,对漂母回报千金。可是对那个蹭饭几个月的朋友,只是给了百钱还辱骂。
从而有人生出,升米恩斗米仇的想法。
后来有人指出,古人有养士之风。韩信去朋友家,乃是士。士为知己者死,意味着如果这家有什么麻烦,韩信要舍命相助。
就像刘邦也是亭长,后来带出来的兄弟,基本上都是结交之人。
而漂母不一样,她对韩信更加无私,所以韩信一直记挂。
当然这样的歪解,并非真的是历史。但是也有一定的启示。
关念君愿意给李默当士,但是李默也要以国士之礼待他。
面对周爱民的行为,李默明明可以忍,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口气,就舍弃了关念君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