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319.观念分歧
「决堤?」徐永生放下手中的托盘。
杨云轻轻颔首:「受灾范围,据说不小。」
徐永生:「现在是冬季,不比夏天水丰时节,大江也素来没有封冻凌汛一说,所以————决堤是因为人祸的缘故?」
杨云:「当前尚没有具体细节传回,不过诚如恒光所言,此番该是人祸而非天灾。
江州那边的战事越发激烈,已经超过五位以上的武圣高手参战,一旦拼出真火不再顾忌其他,小范围影响山河不在话下。
只是当前尚不知具体何人所为。」
徐永生闻言微微颔首,但没有多说什麽。
他看着对面杨云,感觉对方似有未尽之言。
果然杨云坦然说道:「朝廷中枢不稳,方有如今天下乱象丛生,想要正本清源,还需天下重新鼎定方可。」
徐永生平静说道:「学宫江祭酒也是类似之言。」
杨云颔首:「我见过江祭酒,也听他提过当初与恒光相谈的结果,不必讳言,恒光所言极是,如今天下动乱的最初起因,同样是人祸而非天灾。」
徐永生不语,只静静望着对方。
杨云神情同样平和:「然则事情已经发生,天下动乱,生灵涂炭,这种时候,理当先重整河山,以免这四方继续乱下去,真到了人吃人的乱世,情景肯定比现在更糟。」
略微顿了顿后,杨云声音更凝重些许:「如果大乾,或者说华夏中原之地长久内乱,届时恐怕连四方边境也要跟着乱起来,类似事,历史上并不少见。」
徐永生问道:「杨博士已经有了决定?」
杨云坦然点头。
徐永生:「看来不是魏王。」
杨云:「不错,我以为宋王殿下有昔年太宗文皇帝之风,可重整河山。」
徐永生回答地同样直白:「如果在宋王和魏王中挑选,前者确实更合适。」
杨云闻言双眉一轩:「恒光的意思是,宋王和魏王之外?」
徐永生:「不论宋王还是魏王,最终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
有朝一日如果乾皇秦泰明回来了,怎麽办?
杨云面不改色:「天子之强,毋庸置疑,但天子也不是从一生下来便是如今超乎一品之上的存在。
他可以,给别人一些时间一些机会,未必不可以,但时间与机会是需要争取的。」
他同徐永生对视:「退一万步讲,即便将来天子归来,宋王殿下终究还是失败,但在此之前能早一日重整河山平靖四方,令百姓重新安居乐业,不必遭受兵灾磨难,也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徐永生淡然道:「杨博士前半句话只对了一半,天子确实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如今的境界实力,同样的,天子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像近几十年这般荒诞。
不过你后半句话言之有理,徐某也希望这世间能早日平靖安康,有用得上徐某的地方,徐某愿尽绵薄之力。」
杨云闻言,深深看了徐永生一眼:「这天下,确实不是只得秦氏一姓可把持神器,将来某一天,说不定也会改朝换代。
但至少不是当下,乾秦帝室依然得民心,几百年的名望不是短短几个月或者几年就能败乾净的。
因此如今依然是乾秦宗室最有希望收拾河山,重新鼎定社稷。
我也不敢保证宋王殿下将来会不会变得荒诞昏聩,但至少眼下,他是最合适的那个。」
徐永生淡定:「再看吧,我到东都以后才听说一件事,关中那边的金堂重开了,这事杨博士知情麽?」
金堂是乾皇在位时于天下四方各地修建,由宫中内侍主持,搜掠各种奇金与珍贵宝物,然后陆续输送往关中帝京。
大盈丶琼林两大仙库中相当一部分积蓄,便是由此而来。
此前因为乾皇半疯离开京城,关中京畿以及天下多个地方皆爆发大乱,使得各地金堂聚宝输送的功能也受到干扰,暂时中断。
似河北丶朔方丶江南丶河洛都几等地方的金堂,直接就被占据各地的相应势力截流。
即便没有战火的地方,也暂时停了输送,各自囤积存储,之后亦曾发生大量监守自盗的失窃事件。
而大战最激烈的关中京畿,各地金堂基本都毁于战火劫掠。
徐永生在从江南云那里听说白光和凌霄宝殿的概念后,来东都路上曾经给常杰去信。
晚些时候他得到回信,对方已经赶去关中帝京一趟。
在常杰给他的回信中,便提及关中京畿稳定之后,各地金堂开始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