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定城现在作坊多了起来,商业也更繁荣,州衙税收多了之后,李延宁便拨了专项款给学堂。
都定城的读书人不多,大多数读书人都是地主、乡绅以上的家庭,耕读传家的几乎没有。
这些读书人大多奔着科举去的,但是奈何都定城没有好夫子,想更进一步只能去邛州或者庆州找学堂进学。
之前都定城民风彪悍,学风从无。州衙里连学政都没有,都定城辖下的县试每年都没几个人报名。基本有报名,县令差不多便给了童生功名。而都定城没有知州的时候,连府试都暂停举办了。
现在李延宁把学堂办起来,希望过个几年能改变现状。李延宁把改变都定城文风的计划写下来,到时候一步步去执行。
他还将开春后,都定城的商队出发去南部大陆行商的计划写成奏折汇报皇上。现在就等皇上同意的圣旨到后出发。
李家今年的春节过得有些热闹了。春节前,苏熠薇邀请了城里的官太太、世家、乡绅家的夫人、小姐来参加腊八慈善宴。
年初,苏熠薇建了善济堂,收留了不少小乞儿和孤儿。州衙虽然拨了善款,但是只能保证孩子和老人基本不会饿死,想过得好一点,苏熠薇还得另外想办法。
其中一个方法便是举办慈善会,会上筹集各位世家和富家夫人、小姐捐献的东西。参加的都是女眷,筹集到的也大部分都是自制的书画作品、手工艺品或者刺绣等。
所卖的价钱都用于善济堂的开销,现在学堂也开了,多出来的款项便捐给学堂的学生购买午餐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