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到了,独独缺了东院那两位。
崔老夫人神色异常,眉头紧锁,心中的预感愈发强了。
崔老夫人没说话,堂中安静,落针可闻,气氛沉降下来,微妙又古怪。
萧姝仪突然开口,道:“大哥哥没跟祖母知会一声吗?哥哥昨儿带着云姐姐离府了,去了寺庙,要在庙子里住一晚。”
萧姝仪向来稳重,礼仪是崔老夫人指派了嬷嬷亲自教导的,说的话令人信服,“眼下大雨淅淅沥沥,山间路滑,下山易生意外,估摸着等雨停,晚些时候,哥哥跟云姐姐就回来了。”
萧姝珍语气不悦,道:“去寺庙作甚?”
萧姝仪浅笑,“三姐姐忘了日子,今儿是十五。”
萧姝珍吃瘪,还想说的一些话不得不咽了回去。
崔老夫人面容倦怠,挥了挥手,道:“行了,都回去吧。”
众人起身告退,陆续离开寿安堂。
崔老夫人倚着引枕,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表情复杂,把在手里的佛珠串不停转动。
当年萧邺的母亲还在时,王慧兰便在她这姐夫身边晃来晃去,有心勾引,后来得逞,两人暗通款曲,珠胎暗结。事情藏不住以后,夫妻二人大吵一架,王家觉得有辱门楣,要将王慧兰送去庄子,几乎是断了情分,崔老夫人也不愿王慧兰这等手段的女子入侯府。
王慧兰当了姐夫的外室,诞下一女,后又趁姐姐产女病故,替了她的位置,成了这侯府的主母。
崔老夫人细细回想,萧邺原来极其讨厌姝云,自五年前重伤以后,才开始跟姝云交好,甚至比对萧姝仪还要亲厚。w?a?n?g?址?f?a?B?u?页??????ü?????n????????5????????
三丫头是怎么认祖归宗地呢?燕拂居却人手,碧罗去集市买丫鬟,将三丫头买了回来,三丫头和姝云站一起,自然是三丫头与王慧兰有母女像。
三丫头认祖归宗后,萧邺不待见她,宛如五年以前对姝云那般,冷眼相看。
然而对待姝云,他依旧没变,甚至还让她搬去了侯府东边。
这兄妹情似乎已经变了。
思及至此,崔老夫人一凝,手中转动的佛珠串停住。她欲让萧邺给姝云物色夫婿,事情迟迟没有下文,萧邺有属意的沈姑娘,却要将姝云留在身边,难不成他这是继承了他爹的秉性,明媒正娶娶一个,屋子里头还纳一个藏起。
崔老夫人心口突如其来一阵尖锐的疼痛,她用力按住心口。
她这孙儿,真是糊涂啊!
========
半下午的时候,姝云跟着萧邺回了侯府,她回蘅芜苑后就没再踏出半步。
昨天夜不归宿,晨间也没去寿安堂请安,下午才回来的。姝云不知明日去请安时,该如何解释,回府的路上,她壮着胆子问萧邺,男人只道如实说。
姝云觉得他是疯了,竟要将这段见不得光的关系挑到明面上。
姝云神色恍惚,琼枝看着眼里,不知该如何开口,这段时间里,她清楚姑娘和大公子之间的事,在偌大的侯府,她跟姑娘连生存都成问题,只能默不作声。
琼枝想起事来,道:“对了姑娘,四姑娘上午来过一趟蘅芜苑,说您和大公子去了寺庙,昨晚在寺庙留宿。”
姝云错愕地抬头,萧姝仪帮她把事情瞒不了。
姝云和萧姝仪一起开蒙,受的是同一位嬷嬷教导,关系和洽。
姝云早该想到的,萧姝仪聪慧稳重,心智比同龄人成熟,那次请安她与萧邺双双来晚,萧姝仪就隐约猜到几分。
不过姝云想不明白,萧姝仪为何要她?
这厢,侯府另一间屋子里,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雨虽停了,但天依旧沉着,闷热潮湿,不久恐怕还有一场大雨。
萧姝仪理着宽大的衣袖,斟了一盏茶放到对面,“这是云姐姐喜欢喝的君山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