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便又叫过邱光盛,指着前方的峡谷问道:“那里头可有什么厉害的妖怪?”
邱光盛望着那条峡谷,双眼迷茫,似乎在他的印象中,那山里头从未曾闹过妖怪。
果然,他思索了片刻,便摇头说道:“没听说过那里有妖怪出没!”
“再想想,任何一丝可疑的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我试着提醒道。
这时,邱金凯凑了过来:“要说那里头,确实没听说过有什么妖怪。”
“倒是几百年前,那里头曾有过一座小庙,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只立了几十年就荒废掉了!”
邱光盛这才恍然大悟:“对对对,那里头确实有一座小庙,我年轻时还到小庙附近砍过柴。”
“但那时它就已经荒废得不成样了,连屋顶上都长满了草。或是因为庙小,又是用石头砌成的,所以才没塌掉。”
“哦,那是一座什么庙?里面供奉的是哪位神仙?你们进去过没有?”我问。
邱氏父子皆摇头表示:“庙门都已经被封死,没进去过!”
“哦,怎么回事,怎么连庙门都已经封死了呢?”我觉得有点奇怪。
邱光盛罢了罢手,解释道:“莫急,且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要说那小庙啊,听上一两辈的老人讲,就叫‘将军庙’。庙里供奉的,也算是一位历史人物!”
“当然,这里说的历史,并不是书上的正史,而是民间传说,因为庙主人的真实身份没被确定过。”
“据说四百多年前,从北方来了一群人,三四十人。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子,除了家眷,还有随从。”
“那群人从衣着打扮和生活起居方式上看,非富即贵。但他们却从不透露身份,仅说是因为北方战乱,逃难而来的。”
“然而,正当他们走到那条峡谷中部时,为首的中年男子却病倒了。”
“不幸的是,那中年男子得的是急症,还没等到郎中的救治,就一命呜呼了!”
“其家眷和随从只得将他就地掩埋,但他们并没有建造墓穴,而是在那儿立了一座小庙。”
“附近的百姓都在担心北方战火会蔓延下来,谁也没心思去过问这件事。”
“到了第二年,都已经是改朝换代了,有人到小庙去看过,说里面立了尊神像,身披战袍铠甲,腰佩宝剑,应是一名将军。庙门上没匾额,于是大家便叫它‘将军庙’。”
“后来,又有传闻说,那中年男子确实是前朝的一员将军,化名张克金。”
“只因前朝已覆灭,他又接连兵败,如丧家之犬,担心被追剿,所以隐瞒了原来的身份与姓名。”
“但传闻终归只是传闻,仅凭猜测,谁也没办法证实!因为当年的那些家眷与随从,建好庙后,便继续向西南行进,就再也没回来过。”
“然而,有些百姓喜欢见庙就拜,见神就求,不知怎么地,有人说张将军显灵,有求必应!小庙的香火也因此渐渐兴旺了起来。”
“再后来,这事传到了县衙里,县令便命人把小庙封了起来,不许百姓朝拜。”
“为此,有人当面质问县令。县令解释说,依据传闻,若庙里头供奉的真是前朝将军,怕是让上头知道了,就连庙也要毁了,不如先封起来再说,至少可以让小庙保存下来。”
“百姓觉得县令说的也有道理,因此这事就这样算了。”
“但私下里,还有另一则传闻说,小庙里的那位张将军,怨气很重,时常跑出来作祟!”
“他表面上有求必应,实则是心怀善念的人求他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是心生恶意的人求他才有求必应,所以才被封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小庙被封后,就这么一直荒废了下来。”
“此后就再也没有新的传闻,非要说张将军死后化身为妖怪,那也不好说,总得不断有新的故事发生,作为佐证,才能证明吧?”
“但那里头,就一直没有听说过闹鬼或闹妖怪的,附近的村民有时到山里整点山货,也一直挺正常的呀,也没有人口失踪的事发生!”
听到这,我便罢了罢手,笑道:“反正我是不会看走眼的,那里头现在确实有大妖怪出没!管他是谁,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
出了邱氏父子家,我和小敦子及李建钢朝着将军庙所在的那条峡谷缓慢前行。
“人死为鬼,或叫阴人,就算经过修炼,有一定的道行,但也没有被称之为妖的。通常所说的妖怪,不都是动物或植修炼成精的吗?”李建钢不解地问。
我笑了笑,解释道:“可以肯定的是,前面的峡谷里确实有妖怪出没,但不一定就是小庙里的那位张将军。”
“有些阴人因修炼不当,甚至走火入魔,结果就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就跟妖怪差不多了!”
“有些阴人仍希望自己像活着的时候有一个身体,所以会借助自己或别人的尸体,甚至是附在动植物的尸体上进行修炼。”
“这一类阴人,前者有的会变成僵尸,也可能会变成妖怪,后者就只能是妖怪了。”
“也可能存在其他情况。比如一些鬼王,在山里修炼时,时常与山精野怪为伍,便会沾染上妖气,张将军或许就是这种情况。”
“反正就是个称呼,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不用太较真!”
李建钢还未再说话,小敦子便轻蔑笑道:“这一类妖怪我们见多了,真是少见多怪!”
“比如我们以前收拾过的白尸妖、海盗王等。一个是死后尸体一直陷于水底的淤泥中,他便藏在自己的尸体里修炼;一个是死后自己的尸体已被烧烂,便与蟒蛇的尸体合二为一进行修炼。”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