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1章(2 / 2)

麦子和稻子差这么多,是她没想到的。

“我也觉得有些多,但是小七坚持要种五十斤一亩地,我们也没办法的。”

麦子都是单穗,种稀肯定是收不到粮食。

种绸了肥力就要跟上,肥力太过也不行,麦秆不像稻杆强韧,倒伏了反而更减产。

这个点,其实很难把握。

其实这个时候种地,肥料很少,基本都是农家肥。

不过林小七种的是实验田,如果连他这里的肥料都不能保证,那还实验个屁,趁早回去躺平。

老李也怕,稻子亩产超千斤,把小七捧的太高。

小七太年轻。

老话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如果小七麦子产量能跟上,不说翻倍,亩产平均涨个一两百斤,也能堵堵别人的嘴。

要是麦子产量上不去,就怕有心人会拿这事做文章。

毕竟水稻和麦子一个水田作物,一个是旱田作物。植株、花朵、果实、种植的季节,需要的肥料都有很大的区别。

正常的专家,在某一方面成就很大,因为他们都是只精耕某一品种。

比如培育稻子的只培育稻子,培育小麦的只培育小麦,很少去插手其它的农作物。

小七种了水稻,按照常理,应该把收割后的稻田翻耕,经历一冬天的暴晒和上冻,等春天再继续插秧育种。

但是小七不听他们的,非说闲了一季就要少收那多粮食。

这个时候,哪有老百姓舍得让地闲着的。

姜淳于不懂种地。

但是林小七的地和村里的地比,还是很明显能看出区别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