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就自己带东西装啊。”
姜淳于并没有那种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起码在这个地方,不需要。
棚户区,拳头才是硬道理。
陆超云拍板:“就这么定,我们就是赚点任务经费,也没指望发大财。”
天气热,姜淳于和陆超云两个商量好,早上去码头买小海鲜回来做,中午和晚上卖。
现在天气热,如果晚上去买的话,没有地方储存,很容易变质。
姜淳于他们中饭吃的早,等忙着折纸盒,发现路上多了些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孩子,脚步匆匆赶回去做饭。
再等半个小时左右,男人们纷纷开始往家走,大家说着话,议论着一天的收入。
整个棚户区,好像突然活了过来。
矮胖的大姐走后,姜淳于他们的房门就没关,也没人再上门。
进进出出的人都知道22号住了人,路过的时候齐刷刷地扭头看。
屋里没有开灯,吃饭的饭厅有些昏暗,只能看见有三个人影坐在桌子前,看不清男女,也看不清年龄。
三口人,住22号房,看样子这家子是有点资产的。
大家也只是路过的时候扭头看看,却没一个人进门问一声,或者搭一句话。
就好像,住在这条路上的人,和后面巷子里的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
之前住22号房的是一家四口,条件就不差,来的时候就租了这间房子。
男人带着儿子在码头扛活,女人带着闺女给几户人家做清扫。
空暇的时候,一家还会去赶海,捡到海货吃不完的就晒干,有的时候也能换点钱。
一家四口都能很能干,手脚勤快不说,也很有眼力劲会来事。
没两年,母女就因为事情做的利索,得了其中一个东家的看中,让她男人和儿子去看守院子,平时就是修剪草坪,种花收拾院子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