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淳于夸完车子,拎了桶和袋子准备走:“乔叔,婶子,那我回去了。”
她买的可是海鲜,得早些回去处理,要是死了,那味道可就差远了。
“我送你。”
“不用,就这几步远。”
姜淳于拒绝了乔嫂子送她的提议,从乔嫂子家到她住的屋也就几分钟的距离。
没必要送来送去的。
“那你等一下,我顺便去挑一担水回来。”
乔嫂子赶紧拿了家里的两个水桶和扁担,跟着姜淳于往水井旁走去。
这个点,正好是井边忙着打水的时候,乔嫂子家人口多,用水也多。
下面条,做海鲜浇头,都需要用水,所以她家每天都需要花钱买水。
从乔嫂子家往姜淳于住的22号房,路上刚好经过吃水井。
这条路,当初就是为了方便C区和D区两边的人打水修建的,这也是除了从前街绕行,唯一一条两区互通的路。
看水井的是个五六十岁,黄皮寡肉,一脸刻薄像的婆子。
姓罗,大家都叫她罗婆子,或者罗婶子。
也不知道一大早上谁惹了她,罗婆子嘴里骂骂咧咧,见谁都没个好脸色。
路就那么宽,因为多个井,所以这一块宽敞了许多。
尽管已经留出井的位置,可架不住一早上打水的人多。
十几个人带着桶,顺着路的两边排队,就把一条原本不太宽敞的路挤的只勉强够一个人走的。
姜淳于拎着桶和口袋,小心地避开人群,贴着墙边走。
走到井边的时候没提防看井的婆子发疯,一脚把个木桶踢翻,飞溅出来的水花淋了姜淳于一裤脚。
装水的木桶原本就有些老旧,翻倒在地,咕噜噜滚了两滚直接散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