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谷仓建得十分朴素简陋,完全依靠农家自己的双手和身边有限的材料搭建而成。四壁用粗糙的木板随意拼接,有些地方甚至还能看到缝隙,风一吹便能听见呼呼声。木板未经细致打磨,边角粗糙且带有些许裂纹。整个结构靠着几根粗壮但弯曲的木柱支撑着,上面覆盖着用破旧稻草和废旧布匹拼凑而成的屋顶,不太结实,偶尔还能看到几缕阳光从屋顶的小洞漏下来。
地面没有铺设,只是将晒干的稻草铺了一层厚厚的垫底,希望能隔绝地面的潮气和泥土。谷仓内部空间不大,只够放下这次收割来的粮食堆积成小山堆。粮食没有用箱子装,只是简单地堆放在一起,有些地方还盖着一块破布或旧麻袋防止灰尘落入。
门是用两块宽大的木板钉起来搭成,上面拴了根绳索代替锁扣,也只能起到勉强遮挡防风防雨的作用。门口挂着一块小木牌,是家中长辈简单画画涂写,希望能驱走鼠虫,但显然效果有限。
整体看来,这座谷仓虽不精致,更像是一个暂时存粮的小棚子,却承载着一家人的全部希望和生活保障。在这个穷苦农家的院落里,它虽朴素破败,却是他们一年辛苦劳作后最珍贵最踏实的一处安身之所。
大哥和二哥满怀喜悦地合上了谷仓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门闩“咔嗒”一声稳稳地扣上,像是给这一季的辛劳画下了一个暂时的**。两人心中都打起了小九九——收粮的官家不日便要到来,家中终于有望换回些许银两,缓解这段时间的紧张与艰辛。
这一季的秋收算是告一段落了,院子里也暂时热闹过后归于平静。大哥和二哥都知道,这几天难得能够在家好好休整,不用再顶着烈日奔波在田间地头。然而,他们俩从来不是那种甘于闲坐的人。刚放下手中的活计,两人便转身走向院子后头那片小菜园。
菜园不大,却种满了各式蔬菜和药草,是他们自给自足的重要来源。风吹过嫩绿的叶片,带着泥土和青草混合而成的清香。二人弯下腰,一边翻松土壤,一边细心拔除杂草,动作娴熟而有默契。这种侍弄菜地、浇水施肥的小事,比任何休息都更让他们感到惬意安宁。
“这些小白菜长势不错,今年冬天有得吃了。”二哥笑着说道,他满脸都是劳作后的汗水,却掩不住眼里的满足。
大哥点点头,将一株嫩芽轻轻扶正,“等雨停些,我们再多种几棵葱姜,把饭桌上的花样丰富起来。”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将两人的身影拉长,在这片朴素的小天地间显得格外温暖和平静。他们虽身处乡野贫寒,但彼此依靠,共同打拼,小小菜园便成了一方安宁与希望所在。
沈梦也没有闲着。秋收时被风刮坏的衣服洗净晾晒后,他便开始了缝缝补补,俗话说正所谓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些年,沈家兄弟穿的衣裳从未真正换新,都是靠帮村里别人家忙,请别人家阿夫一针一线地修补撑着。当时的沈梦还是游手好闲什么都不懂事。
大哥说自打阿爹和阿夫相继去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衣食住行都变得异常艰难。兄弟几人好久都没见过新衣服,只能将那些被人二次买卖回来的旧布料凑合着穿。那时候,对于沈星被安排去倒腾旧货,本来也没抱什么期望,只是想让他有事做,不至于整日无所事事而心生烦闷。
却不想,沈梦竟无师自通的摸索中学会了制衣之法。他凭借自己细腻灵巧的手艺,将布料剪裁得恰到好处,不但版型合体,更是上身显得精神利落。一件件简单却精致的新作,让人眼前一亮,也为这个家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新意。沈梦还调皮的说,嫂嫂进门前,他包揽大家的衣物制作。哈哈哈哈
大家笑着笑着,不觉眼眶微湿,一时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那个曾经瘦弱的小孩,如今已经真正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