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心中暗暗盘算着这次赚得的银两,嘴角微微上扬,心头涌起一阵畅快——竟足有八百两银子!他悄悄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便低声对楚情俏皮地笑道:“哇塞,我有钱钱啦。”那一瞬间,他那藏不住的财迷模样惹得楚情目光愈加柔和宠溺,满含温情。
与此同时,张匠人手持长尺,神色凝重地屹立在沈梦家那块宽敞的四百平米地坪前。眼前这片尚未雕琢的土地平整宽阔,却孕育着无限可能——一座载满他们未来生活与梦想的新宅,即将在此缓缓崛起。
他蹲身下腰,用竹制卷尺开始丈量第一段边长。尺子寸寸展开,又寸寸收回,每一寸都精准无误。周围树木稀疏挺拔,一阵清风拂过,带来泥土与青叶特有的芳香气息。张匠人在丈量间默默盘算:若在此处建起两层小楼,大约需多少木料、砖瓦与梁柱。
“以这地形粗算约二十丈长、二十丈宽,”他自言自语,“若建三间正房加两间厢房,再加院墙和坚实基础,一共需多少原材料……”说罢,他取出随身算盘,“木梁柱至少三十根上乘松木,每根不短于八尺;门窗框架十五套左右;屋顶瓦片预备三千块左右,以抵御风霜雨雪;墙体所用红砖近万块,还有石灰和沙土作灰泥。”
围观者中有人低声惊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宅规模!上百根木料还得从远山采运,不可小觑。”
张匠人点头回应:“绝非夸大。乡下建材虽便宜,人力才是关键。要盖好如此规模房屋,不仅材料要充足,更需精工细作。尤其基础必须夯实坚固,否则冬日霜冻雨雪易致裂缝。这些底基石块须选质地坚硬耐磨,每颗都用心铺设。”
沈梦静静聆听,一边在心中细数成本与工期,“照这规模施工,大概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吧?”
张匠人拍了拍手掌,说道:“差不多如此,人手齐整且工序井然,两三个月内完工稳妥。我看你们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少,到时号召帮忙,也能节省不少人工费用。”
“还有排水问题,”他续言,“此处虽无大河流经,但排水沟渠必不可少。每逢雨季积水滞留,会损害墙基稳定,也易滋生蚊虫。这沟渠应挖深且宽,将屋后溪流引至院外低洼处排放最妥当。”
楚情严肃点头,将每处细节铭记于心。他明白,这不仅是一座居所,更是他们稳妥坚实的港湾,是共筑未来生活的新起点。
“关于材料采购,”张匠人补充道,“松木最好秋冬砍伐,那时材质坚硬不易变形;砖瓦须找镇上老铺定制,以保证质量并附烧制证明。此外铁钉铁链等五金器件必不可少,每个连接点都关乎建筑牢固性。”
大哥沈辰站旁频频点头支持。二哥虽对建筑知之有限,但被现场氛围感染,看见沈梦专注聆听,不由暗自佩服张匠人的踏实远见。
夕阳斜照下,测量工作告一段落。张匠人在收卷尺之前,再次环视四周土地,说道:“此地风水尚佳,只要施工顺利,将成为你们家福泽绵长之所。”话语沉稳坚定,让众人皆感安心、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