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地多的便是没分家的人家,分家后儿子均摊的话,每家都不会有太多地。
之所以愿意分家,就是因为他们地少,等到儿子成亲再分就更少,到了曾孙,曾曾曾孙岂不是得喝风?
地越分越少,大家都住一起,起码明面上地还没少。
“你们家咋还下地来了?”
他们也不知道呀,老爹吩咐的。
“带孩子来锻炼锻炼,让他们别忘了以前的苦日子。”
随口瞎编的话让路过的陶家老头大为震撼,简家人原来这么想的?
细想想,他们的话好有深意也好有道理,不忘来时路,孩子辛苦了才知道如今生活多难得。
难怪能教出出息孩子,他们家人确实比村里人家见识深。
看看地头干活的简家人,再看看自家地头请的粗工,他陷入了沉思。
如果他的孙子来地里干活,能干吗?愿意干吗?
简家孩子他瞅着很卖力。
“还得是你们会教孩子。”
村民奉承着却没进心里。
因为他们孩子每年都在地里干活,他们比简家孩子干活还要卖力。
在他们看来简家人就是闲的。
简宁这边的红薯收的也很快,收红薯方便,他们不需要做红薯干,坏的吃掉好的做苗,所以从地里挖出来抬回地窖就行。
秋收完成,燕离心下大定,“县主,我们何时启程?”
这人性子真很急。
“明日我带爹娘回村和家人商量一下,尽快。”
哥哥们也不知道农活做完了没?她这里得每家派个人帮他们守家,她怕他们送货啥的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