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部分公司的业务员,却在王建斌经理的带领下,就去了周边城市购买棉花,棉纱,尽可能的往沪上运过来。
有了德川聪介等日本大商家的提前打招呼,还有一些渠道,人脉的封锁。
王建斌经理这趟跑去沪上周边城市购买棉花,棉纱的行动也不是很顺利。
能买到的棉纱少之又少,不过棉花直接从农民手里买,多多少少还是买回来了几十吨。
一吨棉花就是一千公斤,除去损耗,一吨棉花便可以制成五件棉纱!
其他纺织厂可能迫于日本商人棉纺商会的压力,不愿给“藤原株式会社”的棉花进行纺织加工。
但沈雨棠控股的升新联合纺织厂,却可以在她的授意下,悄悄将“藤原株式会社”的这批棉花,制成市面上标准型号的棉纱。
王建斌经理买回来的第一批几十吨棉花,就纺织成了两百多件棉纱市价在八十多万日元的样子。
沈雨棠便让人将这批棉纱投放到沪上的市场中,并再次派出商社的业务员去高价购买。
这一次,这批棉纱的价格再次被推高,一件的价格喊到了5800日元。
而为了防止“藤原株式会社”吃进这批货,德川聪介等日本商人再次出手,将这两百多件棉纱悉数吃下。
一下子这批棉纱就卖出了一百多万日元的高价,让沈雨棠小赚了一笔。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沈雨棠为了扩大棉纱的货源,直接就给远在美国的杰克威尔发去了电报。
让他从美国采购两艘货轮的棉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