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科普一下“兵农分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科普一下“兵农分离”(1 / 2)

科普一下“兵农分离”(第1/2页)

长期以来,对于日本战国时期的“兵农分离”其实很多人是有误解的。

所谓“兵农分离”,是一种身份等级的划分制度,本质上不是军事制度。

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战国时代“士兵”的概念。

日本早期主要是幕府下面的地头、御家人等地方管理人员,他们属于有“正规编制”的武士,也是核心作战力量。

这些人一般都有管理的村庄,为了增加兵力会让领地内的农民持有武器参加战斗,这些人便是“农兵”。

除了农兵之外,一些寺庙也会有僧兵。此外商人也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组建护卫。

这一时期,战争的主要参战人员是武士,农兵完全是走过场的气氛组,“兵”指的是武士,而不是这些农兵。

到了战国时代,开始出现“武家奉公人”“军役众”这样的概念。

与传统农兵相比,这些人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种地,而是为武士、大名服务参加军事活动。

但即便如此,这些人也不是“职业士兵”,依旧是半农半兵状态。

随着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商业发展繁荣,大名的综合实力获得巨大提升,为了满足战争需求,便开始出现一些“雇佣军”。

比如纪伊的杂贺众、根来众包括伊贺、甲贺地区所谓忍者的团体都是如此。

他们依靠为大名提供军事服务来获取粮食金钱,不再单纯的依赖土地的产出。

随着战争持续发展,大名之间的战斗变得频繁,所以就有了长期维持“战备状态”的需求。

逐渐的,一种新的概念开始浮现,即常备足轻。从这个时候开始,足轻便不再是单纯的农民。

以上是关于日本战国时期“士兵”的简单介绍,下面再来说说“兵农分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