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书惊讶地抬头:“没想到赵连长有这般见识。“
“粗人一个,“赵铁柱咧嘴笑了,“就是觉得,咱们打仗不光为了收复疆土,更要保住这些文明的印记。“
出玉门关,风沙更烈。覃勇的主力在哈密与叛军遭遇。叛军头目阿布都拉仗着熟悉地形,把主力藏在雅丹地貌的沟壑中。
“大帅,强攻伤亡必重。“参军指着地图,“他们熟悉每一条沟坎。“
覃勇沉思良久,突然问:“哈密百姓最需要什么?“
“水。“向导立即回答,“今年大旱。“
次日,大军停止进攻,反而在绿洲边缘开挖水渠。赵铁柱的特务连化装成商队,混入叛军控制的村落分发粮食。
“官军真给我们修水渠?“一个老农不敢相信。
“老人家,水渠修好了,您家的葡萄园就有救了。“赵铁柱帮着挑水,“那些头人争权夺利,苦的不是百姓吗?“
消息很快传到叛军大营。阿布都拉暴跳如雷,却发现部众都在往修渠的地方跑。
“首领,不能再打了...“几位长老苦劝,“民心都向着官军了。“
决战之日,狂风卷着黄沙扑面而来。覃勇故意露出粮道破绽,阿布都拉果然中计来劫。待叛军钻入埋伏,大军从三面杀出。
“专攻马腿!“赵铁柱在风沙中大喊,“尽量生擒!“
这场仗打得干净利落。阿布都拉被俘时犹在叫骂,直到看见哈桑走来。
“醒醒吧,兄弟,“哈桑痛心疾首,“你看看这片土地,还要流多少血才够?“
天山北麓的雪线已然在望。残敌逃入深山,据险固守。最棘手的是盘踞在果子沟的一伙悍匪,头目马世雄扼守着通往伊犁的咽喉。
“强攻恐难奏效,“覃勇望着险峻山势沉吟,“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时,哈桑带着几位猎户前来:“大帅,我知道有条采药人的小路,可绕到贼人背后。“
深夜,赵铁柱领着特务连跟随哈桑摸上山路。这条路险峻异常,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小心,“哈桑拉住险些滑倒的赵铁柱,“此处石松。“
快到山顶时,前方出现敌哨。眼看要暴露,哈桑突然用回语高呼:“安拉胡阿克巴!官军从正面攻上来了!“
哨兵一愣神的工夫,赵铁柱已带人扑上。厮杀在狭窄的山道上展开,一名战士中箭坠崖的惨呼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弟兄们,冲啊!“赵铁柱目眦欲裂,“为坠崖的兄弟报仇!“
当他们终于冲上主峰时,马世雄还在负隅顽抗。赵铁柱眼见这匪首要点燃火药库,奋不顾身地扑上。两人扭打在一处,滚到悬崖边缘。
“同归于尽吧!“马世雄狞笑。
“要死你自己死!“赵铁柱猛蹬崖壁,将匪首踹下深渊,自己也被带得向下坠去。千钧一发之际,哈桑死死抓住了他的腰带。
战事已毕。赵铁柱瘫坐崖边,望着山下蜿蜒的伊犁河谷。麦浪金黄,牧群如云,几个牧人正在山脚张望。
“值了,“他喃喃道,“这片土地总算太平了。“
覃勇走来,递过水囊:“已派信使往朝廷报捷。圣上派来的安抚使带着粮种农具,正在来的路上。“
远处雪峰巍峨,阳光刺破云层,照在这片重归安宁的土地上。赵铁柱想起嘉峪关内那些从门缝张望的眼睛,想起莫高窟里李文书拼凑经卷时专注的神情,想起哈桑抓住他时青筋暴起的手。
这条路,他们从黄河走到天山,走了几千里。但他明白,要让这片土地重现生机,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