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均田安民颂(第1/2页)
腊月里的华北平原,北风跟刀子似的。老农赵老栓裹着破棉袄,蹲在自家那三分薄田的田埂上,瞅着地里稀稀拉拉的麦苗,一个劲地抽着旱烟,眉头锁成了疙瘩。
“爹,回屋吧,外头冷。”大儿子赵大柱走过来,把一件更破的褂子披在老人身上。
赵老栓没动弹,用烟袋锅子敲了敲冻得硬邦邦的地面:“柱啊,咱家给王老爷家扛了三代长工,就攒下这么点子地…今年这光景,交了租子,剩下的粮食怕是熬不到开春啊。”
赵大柱叹了口气,没吱声。他抬头望去,这片土地上大多都是王老爷的田产,像他家这样有几分自耕地的,已是村里难得的“体面户”了。更多的乡亲,是彻底的无地佃户,一年到头辛苦,落下的粮食还不够糊口。
就在这时,村口忽然传来一阵锣响,接着是里长那带着点兴奋的破锣嗓子:“乡亲们!都到祠堂集合喽!总统府来人了!有天大的好事宣布!”
赵老栓父子俩对视一眼,将信将疑地往祠堂走去。
祠堂前的空地上,已经黑压压站满了人。台上除了里长,还站着几个穿着干净制服、看着像干部模样的人。为首的是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他身边还跟着几个拿着厚厚册子和奇怪仪器的年轻人。
“乡亲们,静一静!”里长喊道,“这位是总统府特派下来的土改工作队的林队长!请林队长给咱们讲话!”
林队长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他没有拿腔拿调,而是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话喊道:“老少爷们们!大娘大婶们!我是林清源,从北京来的!今天来,是奉了向拯民总统的命令,来给大家分地的!”
“分地?”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分谁的地?”
“天上掉馅饼了?”
“不会是又要加什么税吧?”赵老栓混在人群里,低声嘟囔,他经历过前朝各种苛捐杂税,对“官家”的话本能地存着几分怀疑。
林清源似乎料到大家的反应,他提高了音量:“安静!乡亲们请安静!听我说完!从今天起,咱们华夏共和国,要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有土地,收回国有,然后按咱们村的人口,不论男女老幼,每人分得相等的田亩!以后,这地就是你们自己的了!不用再给地主交租子了!”
这话如同在滚油里泼了一瓢冷水,人群彻底沸腾了。有欢呼的,有不敢相信的,还有像赵老栓一样愣在原地,觉得像是在做梦的。
“林…林队长…您说的是真的?地…真的分给我们?”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佃户颤巍巍地问,他给王老爷种了一辈子地,连一垄属于自己的田埂都没有。
“千真万确!”林清源郑重地点头,他指向身后那几个年轻人,“这几位,是顾炎武先生主持的‘全国地契登记局’的测绘员!他们负责丈量土地,厘清边界!等量好了,就给大家发地契!盖着华夏共和国大印,还有雪魄神兽图腾的地契!有了它,谁也不能再抢走你们的土地!”
“雪魄图腾?”有人好奇地问。
“对!”林队长解释道,“雪魄是咱们华夏的祥瑞,象征着公正和守护。把它印在地契上,就是国家给大家的保证!这地,受国家保护!”
希望的光芒在乡亲们眼中点燃。赵大柱激动地抓住父亲的手臂:“爹!您听见了吗?分地!咱们要有自己的地了!”
赵老栓嘴唇哆嗦着,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流了下来,滴在冻土上。他猛地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紧紧攥在手心,仿佛要确认这不是梦境。
接下来的日子,王家屯前所未有地忙碌和热闹起来。测绘队的年轻人顶着寒风,拉着测绳,拿着罗盘和简陋的测量尺,一寸一寸地丈量着土地。村里的青壮,包括赵大柱,都自发地去帮忙,指认边界,搬运界桩。林清源带着工作队的人,挨家挨户登记人口,核实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