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奉天殿。
朝会的气氛因迁都与水师两件大事而显得格外肃穆。
中书省官员率先出列,详细呈报了关于迁都北平招募民夫的进展。
共计三万余青壮已登记在册,只待后续调度。
接着,又禀明了筹建“皇家海事商会”的响应情况。
京畿及周边确有诸多实力商贾踊跃报名。
同时,招募新式水师兵士的告示也已快马加鞭发往沿海各州县!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
当左丞相胡惟庸手持玉笏,看似关切地提出一个问题时,殿内的平静被打破了。
“陛下,太子殿下。”
只见胡惟庸语气温和,眼神却带着探究,“筹建水师,巩固我大明海疆,乃百年大计。”
“只是不知……殿下心中,预计招募多少水师官兵,方能初步成军,担此重任?”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朱标。
朱标稳步出列,声音清朗而坚定:“回父皇,胡相。”
“经儿臣与兵部、户部初步议定,新式水师初建,规模暂定八万人左右。”
“此乃细则章程,请父皇御览。”
说着,他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疏由内侍呈递了上去。
朱元璋接过奏疏,展开细看。
起初,他面色尚算平静。
但当他目光扫过那关于水师官兵月俸,军服配备,日常粮饷补给等一项项具体数字时,饶是他这开国皇帝见惯了金山银海,也不禁瞳孔一缩,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
这声清晰的吸气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看向朱标。
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肉痛。
声音都因为震惊而提高了几分!
“标儿!你……你可曾仔细算过这笔账?!!”
他抖了抖手中的奏疏,仿佛那纸张有千斤重!
“八万水师!”
“单是这每月的饷银、粮秣、被服等日常开销,粗粗算下来,每月就得……就得接近四十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那些战舰的营造、维护、武器配备、港口建设等等大头开销!”
“这水师,简直是用银子堆出来的啊?!”
每月四十万两?!
这个数字如同晴天霹雳!
悍然炸响在奉天殿内!!
刚才还觉得迁都招募三万民夫花费不小的官员们,此刻只觉得头皮发麻!
就连一些原本支持开拓海贸的官员,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
纵然是朱元璋这般极力推崇儿子进取之心的帝王,面对如此天文数字般的持续性开销,也不得不慎重掂量了!
国库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龙台之下。
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朱标面对父皇的震惊和满朝的哗然,神色却依旧沉稳。
他拱手道:“父皇明鉴,儿臣自然详细核算过。”
“其中,水师官兵的月俸,定为人均三两银子,亦是经过多方权衡,认为此乃必要之数。”
“三两?!”
这次不用朱元璋开口,武将队列中已经炸开了锅!
一个面色赤红,嗓门洪亮的将领忍不住踏出一步。
声音里充满了不满和委屈!
“殿下!这……这是否太过厚此薄彼了?!”
“我大明寻常步卒,月饷不过数钱银子,精锐边军亦不过一两有余!”
“这水师兵士何德何能,竟能拿三两月俸?!”
“若是此事传扬开去,让步军弟兄们如何作想?”
“恐引起军心不稳,将士寒心啊!”
“是啊殿下!还请三思!”
“水师虽重,亦不可如此悬殊!”
“每月四十万两开销,长此以往,国库如何支撑?!”
文官队列中。
那些本就对开销敏感的官员,以及一些保守派,也纷纷出言劝谏。
声音嘈杂,几乎要将朱标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