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清楚,胡惟庸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老师骤然上位,毫无根基。
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处境极其凶险!!
权衡利弊,他不得不压下为老师争辩的冲动,反而顺着胡惟庸的话,出列躬身道:“父皇,胡相所言,老成谋国,思虑周全。”
“儿臣……亦觉右相之位,关系重大!”
“叶主事虽有大功,然骤然拔擢,恐非其福。”
“还请父皇三思,或可依胡相所言,先授侍郎之职,以观后效。”
朱标这番话,带着对叶凡实实在在的担忧,听起来情真意切。
一时间,劝谏的声音似乎占据了上风!
言官们觉得胡惟庸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而胡惟庸则满意于太子也附和自己。
然而,龙椅上的朱元璋,听着这满殿的忠言,脸上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他抬起眼皮,那双看透人心肺腑的眼睛扫过胡惟庸,扫过朱标,扫过那些跪着的言官。
最后,淡淡地开了口。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决断,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行了,都别吵吵了。”
他挥了挥手,像是驱赶苍蝇一般。
“你们说的,咱都听到了。”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咱朱元璋的规矩!”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金石般的铿锵!
“叶凡立下的,是活人无数,安定社稷的大功!”
“这等功劳,赏个侍郎?赏点金银?”
“哼,你们觉得,配吗?”
他目光如电,射向胡惟庸:“胡惟庸,你说他资历浅,恐难胜任?咱看未必!”
“能想出牛痘这等奇法,能助太子稳定疫情,安抚地方的,会是庸才?”
“政务不会,可以学!资历不够,可以攒!”
“但这份救民水火的智慧和担当,是能学来的吗?!”
他又看向朱标,眼神深邃:“至于标儿,你的担心,咱知道。”
“是福是祸,是火坑还是坦途,得走了才知道!”
“咱把叶凡,放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有咱的道理!”
最后,他环视全场,声音陡然提高,带着终结一切争论的威严。
“此事,咱心中自有考量!”
“已定!不必再说了!”
“……”
满殿寂然!
朱元璋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几乎每一个词都堵死了所有劝谏的可能。
再争下去,就是挑战皇帝的绝对权威了。
众臣只能将满腹的疑虑、不甘和震惊强行压下,低下头,齐声道:“臣等……遵旨。”
而站在勋贵队列中的蓝玉,听着朱元璋这些话,瞳孔猛地一缩!
果然!
陛下果然什么都知道!
他知道叶凡在清河县做了什么。
知道叶凡在针对谁!
这右相之位,根本就是陛下用来支持叶凡,对付他们淮西勋贵的一把刀!
一股寒意夹杂着暴怒,在他心中疯狂涌动!
就在这气氛压抑,众人以为朝会即将在一片诡异中结束时。
刚刚还附议胡惟庸,请求皇帝三思的太子朱标,却再次踏前一步,朗声道:
“父皇!儿臣尚有本奏!”
这一声,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吸引到了他的身上!
刚刚平静下去的朝堂,波澜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