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评开始!呈酒!”礼部侍郎压下心中的波澜,高声宣布。
五只完全相同的白瓷酒壶,上面分别贴着“甲”、“乙”、“丙”、“丁”、“戊”的字样,被内侍依次呈送到八位品鉴官(含酒仙)面前。
最终的品鉴,在一种极其肃穆甚至有些凝滞的气氛中开始。八位品鉴官,包括那位神秘的酒仙,都表现得异常专注和谨慎。他们深知,这一轮的评判,不仅关乎各家酒坊的命运,更关乎他们自身在酒坛的声誉,尤其是在酒仙面前,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品鉴的过程比前两轮更加缓慢。每一位品鉴官都反复观色、闻香、品味、回味,有时甚至需要第二次、第三次沾取,才能下定决心。
投签开始。
赵老夫子、魏王,以及那位“酒仙”,三人表现得最为沉稳。他们似乎心中已有定见,几乎没有什么犹豫,便分别将自己手中的竹签,投入了对应代号的竹篓中。赵老夫子投给了“甲”和“丙”,魏王投给了“乙”和“戊”,酒仙则只投给了“丙”一签。
而另外四位品鉴官,包括那两位曾被高衙内“招呼”过的,此刻却是压力巨大。他们既要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又难免受到之前“明评”时印象的影响,试图从酒的口感和隐约熟悉的包装痕迹(尽管已去除标识,但某些特质难以完全掩盖)中去猜测酒品的归属。他们不敢大意,反复权衡,最终才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竹签投出,有的分散投给了几种,有的则集中投给了自己认为最稳妥的一两种。
所有的竹签投毕,礼部吏员上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清点五个代号竹篓中的竹签数量。
最终结果出炉:
“甲”号酒,七签!
“乙”号酒,七签!
“丙”号酒,五签!
“丁”号酒,五签。
“戊”号酒,七签。
竟然有三个品牌,同时获得了七支竹签,并列第一!
这个结果,再次引起了全场哗然!谁也没想到,在“暗评”和“酒仙”坐镇的情况下,竟然出现了如此胶着的局面!
那么,究竟哪三种酒是“甲”、“乙”、“丙”?而那唯一的“天下第一酒”的名头,又该花落谁家?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位从始至终一签未投,且的“酒仙”身上!他那一签,在此刻,成为了决定最终胜负的、最关键的一票!
礼部侍郎恭敬地看向酒仙:“恭请酒仙前辈,裁定前三甲序列!”
整个琼林苑,此刻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空气仿佛凝固了,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那张毫无表情的木制面具上。
酒仙缓缓站起身,步履从容地再次走到那代表着“甲”、“乙”、“戊”的三只酒壶面前。他没有再倒酒,只是再次端起那三只他刚刚品鉴过的空杯,凑近鼻端,闭上双眼,深深地、再次嗅闻那残留的、已然极其微弱的杯底余香。
时间一点点流逝,他的身形如同凝固的雕塑。
良久,他缓缓放下酒杯,睁开了眼睛。那目光透过面具,似乎能洞穿一切虚妄。
他伸出手,从怀中取出了那唯一一支、代表着终极认可的特制金签(作为特别品鉴官,他只有这一签,权重最高),在所有人几乎停止心跳的注视下,精准而毫不犹豫地,投入了——
“戊”号酒的竹篓之中!
“戊号酒,得酒仙金签,为本次‘天下琼浆会’魁首——‘天下第一酒’!”礼部侍郎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宣布!
结果揭晓!
“戊”号酒,天下第一!
“甲”、“乙”号酒,并列第二!
那么,这神秘的“戊”号酒,究竟是哪一家?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最终谜底的揭晓。金海紧紧攥住了拳头,苏清音也屏住了呼吸。高衙内等人更是脸色铁青,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礼部官员上前,核对底单,经过几名评定官再三核实。
最后面向全场,朗声宣告:
“戊号酒,对应酒坊为——武氏商号,五粮玉液!”
“轰!”
这一声宣告,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金海和李掌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赢了?在如此负责的局面下,在失去玉牌后,他们竟然真的凭借酒品本身的实力,夺得了“天下第一酒”的桂冠?!
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的激动,瞬间冲垮了他们连日来的压抑和屈辱!苏清音更是喜极而泣,虽然强忍着没有失态,但眼圈已然通红。
而高衙内,在听到结果的瞬间,脸色由铁青变为煞白,又由煞白变为涨红,心情极为复杂,他猛地将手中的玉杯摔得粉碎,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哎呦——!还真是第一名!!”
他处心积虑,甚至不惜动用关系帮五粮玉液晋级,就是为了最后摘桃子。酒坊美人——我全要!
琼林苑内,此刻已是一片沸腾!人们欢呼着,议论着,为这匹黑马的最终夺冠而惊叹!武氏商号,五粮玉液,这个名字,从这一刻起,必将响彻整个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