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铁增在《茶馆》里演过马五爷,帅气有余,但表演过于正派,像领导多过像掌柜的。
而任保贤正与他相反,表演得略带邪气,像是个富家公子哥。
钟山看完这俩人的表演,直接摇头。
俩人见状,心中都是一沉,而林连昆和谭宗尧的眼神中则有了几分喜色。
夏春此时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等着钟山开口。
钟山看看面前的四人,开口道,“最符合我心中卢孟实的还是谭宗尧,其他三位就不好意思了。”
此言一出,林连昆心中止不住的失望。
像他这样的演员,大约是人艺里最“惨”的。
年近五十,没有代表作品,在各种戏里串场子,偶尔当个二号、三号配角就算是万幸。
看着比自己稍大几岁的于适之、蓝田野在表演上盖过自己,只能默默苦练,可总是得不到导演们的青睐。
是啊,论演戏,这一辈人谁能盖过于适之?
所以当钟山的这条排除五十岁以上演员的规则出来,他的内心又燃起了火。
他是1931年生人,比他强的几乎一下子扫干净了,这样的好机会,还会有第二次吗?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觉得卢孟实这个角色自己已经稳拿了。
可现实还是给了他狠狠一击。
还是落选了。
他站在舞台中央,不由得有些心酸。
是,谭宗尧花了十年入槽,自己可是被压了半辈子,谁愿意一直甘居人后呢?
只是没想到,终究不入法眼。
屏住情绪鞠了个躬,林连昆就要往排练厅外走。
哪知这时钟山忽然叫住了林连昆的名字。
“林老师,您不试别的角色了吗?”
林连昆强打精神,勉强笑笑,“不了不了,老啦……”
“别急啊!”
钟山笑道,“过年那个小品您还记得吧?谁演主角、谁演配角,有时候并不说明配角一定戏差,而是形象更合适。”
他打量着林连昆,“我觉得你现在的状态和形体,如果能稍微再胖一点,演常贵堪称完美。”
“常贵?”
“对!”
钟山一口咬定,然后又指指一旁的任保贤,“任老师就不一样了,我觉得他演克五最好。”
这番言论一出,原本还等着上场试戏的演员们一片哗然。
好么,一个卢孟实试完,钟山直接定出去三个角色,那我们这些没上场的还怎么办?
人群中,任保贤面色不变。
克五这个角色,是钟山早在排小品的时候就跟他提过的,他之所以还来试卢孟实,也是挑战一下自己罢。
现在看来,谭宗尧的形象、表演都无可挑剔。
但他也不亏,克五这个角色也有自己的精彩之处。
钟山这样的选角方式,确实有点吸睛。
看着明显有些不满的候选演员们,钟山只是挥挥手指引林连昆和任保贤到队伍里去。
所有演员继续开始选角流程。
林连昆和任保贤听从钟山的提议,重新参与了“常贵”和“克五”的选角。
林连昆此前并未准备常贵这个角色,但恰好夏春让他试戏的片段是常贵跟罗大头聊天,慨叹自己就是为一大老小奔波的段落。
本来林连昆试卢孟实落选,心中就憋着一份几十年的心酸,如今来演这一段,更是感人至极。
眼看林连昆这个临时加塞的都比演员表现得好,这下很多人已经闭上了嘴。
早有准备的任保贤更是把克五那种不谙世事却又好面子、肆意挥霍的混世公子哥的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
这么一对比,大家都服了,看向钟山的眼神也再不是之前的轻慢和质疑。
毕竟结果说明一切。
如此这般,几场选角下来,钟山动不动在片场“钦点演员”的事迹已经广为人知。
但大家诟病归诟病,偏偏钟山选出的人谁也挑不出毛病。
无论是吕衷的玉雏,还是孙俊峰的修二爷,以及修宗地的大少爷,李广复的二少爷,韩山续的罗大头,甚至马恩苒的包哈局执事……
一个个角色都挑得恰如其分,装扮整齐往那一站就赢了三分,一念台词更是众人喝彩。
于是乎,他这“一眼准”的名号很快传遍了整个后台。
对于钟山来说,他有前世的记忆打底,自然知道谁上谁下,可在演员们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夏春更是惊讶万分。
“说谁行,一准儿就行,我说钟山,你这份儿眼力,就算我也做不到啊,厉害!”
钟山笑笑,“您应该反过来说,咱们人艺人才济济,谁演都差不了!”
一番选角结束,已经是二月中旬,《天下第一楼》的排练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夏春是一个非常注重体验的导演,排练开始之后,他并没有招呼大家围读剧本,而是直接把全体人员拉到了前门的北京烤鸭店,安排所有人直接到对应岗位上当起了学徒工。
看着后厨里的演员们,夏春的声音不容置疑。
“先熏!熏入味儿了,咱们再讨论表演!”
就这样,一队人马开始在烤鸭店体验生活。
这里面,表演烤鸭师傅“罗大头”的韩山续毫无疑问是最惨的。
面对着一个火炉子,他不得不穿着背心儿,天天热得淌汗。
这天从炉子上下来,他凑到旁边四处帮忙的任保贤旁边。
“我说,最近怎么没看到钟编剧啊?他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