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槐叶熬矿与水源暗战(第1/2页)
林薇的手背还沾着陶瓮碎片的血痕,法国客户的怒吼就像惊雷在展厅炸响——300个刚验收的陶瓮,窑变纹正成片往下掉,淡褐色的粉末落在客户的西装上,像撒了层灰。“这就是你们的‘真手作’?!”客户抓起一个陶瓮往地上摔,碎片四溅,里面的矿物颗粒滚出来,“50000套全是假货!1000万欧元赔偿,三天内到账,否则我让你们在欧洲永无立足之地!”
展厅外的记者挤得水泄不通,摄像机镜头对准满地的掉纹陶瓮,#中国手作掉色欺诈话题1小时破80亿播放。国内文旅局的核查通知同步送达:“暂停所有合作,待调查清楚”;20家欧洲品牌的取消订单邮件像雪片,每封都标着“索赔违约金”。
“矿物质彻底断供了!”王大姐背着半袋掺沙的矿物质冲进办公室,沙子从袋口漏出来,在地上积成小堆,“启星把库存全烧了,18个县市就找到这点,烧出来的陶瓮连纹都没有!”窑厂的工人围着冷掉的陶窑,手里攥着没熬完的矿物汁,罐底结着一层硬壳:“库存只够烧1000套,10万套订单要赔死,咱们真的撑不下去了……”
法院的封条“啪”地贴在铜针工坊的门上。执行人员举着传票:“启星告你们侵犯‘古法测温技术专利’,冻结300万资金,立即停止用铜针!”50家欧洲小陶窑的求救消息刷屏:“启星要我们赔20万,不然就封窑!”
联盟群里的消息更让人心沉。山西染坊发了张“启星天然矿物质合**议”的照片:“至少能拿到合格原料,总比倒闭强”;河北竹编跟着转发,还在群里发了份“基地矿物替代实验数据”,启星的人立刻评论:“传统手作没了我们的矿物质,就是一堆破烂”。
“破烂?咱们老祖宗靠树叶熬矿烧陶,怎么就成破烂了!”婆婆突然从老陶缸的夹层里抽出张泛黄的纸,纸页上沾着淡绿色的矿物粉末,“这是你太爷爷1892年的《陶土矿物质替代录》!上面写着‘槐树叶、艾草灰熬出的汁,比工业矿物质还好用,烧的纹掉不了’!”
林薇赶紧接过纸页,脆得一碰就掉渣,用毛笔写着:“霜降后采槐树叶(选3年以上老树)3份,陈艾草灰2份,枣木灰1份,加水熬煮3时辰,取上层浓汁;陶土加汁揉匀,烧出的窑变纹遇水不褪色,铜针划显深绿”,落款日期是“1892年8月15日”,旁边画着熬煮陶锅、矿物汁揉土的示意图,连“槐树叶要去梗留叶”都标得清清楚楚。
半小时后,基地的槐树林里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之前堵门的农户,都背着筐子摘槐树叶。“林总,之前是我糊涂,对不住!”老秦放下半筐树叶,手里还攥着张“启星矿物质铅超标的检测报告”,“我用你婆婆的法子试了,熬出的汁烧的纹真不掉!咱们一起告启星!”
婆婆坐在老陶锅旁,指挥大家熬煮矿物汁:“按笔记来,火要小,熬到汁变稠,像蜂蜜一样!”她的掌心被槐刺扎出血,小糯米赶紧找创可贴帮她贴上,还在创可贴画了片小槐叶:“奶奶,槐叶宝宝会保护你”。老人笑着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往陶锅里添树叶,蒸汽带着槐香飘满院子,孩子拍着手说“这是矿物宝宝在熬汤,能让陶瓮变结实”。
就在这时,一辆灰色货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矿物质厂的技术员陈默从车上跳下来,手里抱着个U盘:“林总,我是陈默!这是褪色剂的成分表,还有启星垄断矿物质的证据!”他的手里攥着个小陶瓮,是他父亲用婆婆的槐木灰烧的,“我爸说‘手作的纹是活的,掉不了’,启星的褪色剂毁了多少好陶瓮,我不能再帮他们了!”
张远立刻用褪色剂成分研发检测试纸,屏幕上显示“遇次氯酸钠显红色”的结果时,他激动得拍桌子:“成了!0.9元一张,农户都能用!”他赶紧帮着熬煮矿物汁,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45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