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陶瓮证遗与命名暗战(第1/2页)
林薇的指尖刚触到联合国非遗机构发来的公示邮件,指腹就忍不住发抖——邮件附件里,“传统陶土手作”的申请方赫然写着“启星集团”,申请材料里,太奶奶1880年的《艾草护苗秘录》被改写成“启星2023年研发成果”,婆婆年轻时烧制的窑变陶瓮,成了“启星设计师作品”。“他们偷了咱们的传承!”林薇的声音发哑,把邮件摔在桌上,“公示期只有7天,要是没人反对,百年手艺就成他们的了!”
基地外的联盟成员代表吵成一团。土耳其槐树林的负责人拍着桌子:“非遗命名被抢,咱们的种源就算净化了,也卖不上价!要不还是签启星的协议吧!”摩洛哥艾草园的代表红着眼眶:“80家欧洲陶窑都收到专利侵权传票,再耗下去,大家都得倒闭!”记者的摄像机对着混乱的现场,#传统手作非遗易主话题5分钟破150亿播放,国内非遗保护机构也发来“暂停合作”的通知,说“等公示结果再定”。
“种源又污染了!”王大姐抱着刚检测的槐根苗冲进办公室,苗叶上沾着淡灰色的粉末,“启星的假艾草灰混进了净化网,熬的护苗水根本不管用,1000株新苗又开始变异!”窑厂的工人围着苗盆,老秦蹲在地上,手里攥着棵发黄的幼苗,声音发颤:“咱们好不容易救活的苗,怎么又毁了……”
“护苗专利诉讼升级了!”张远举着法院传票,纸页上“赔偿500万欧元”的红字像烧红的烙铁,“启星说咱们的艾草护苗法是‘非法使用他们的专利’,要查封咱们的护苗水仓库!”他的电脑突然弹出黑客攻击提示,屏幕上跳出启星的威胁:“3天内放弃反对非遗申请,否则让你们的护苗水仓库全烧了!”
联盟群里的消息像浇了滚油。山西染坊发了张“启星非遗授权协议”的照片:“跟着启星,至少能拿到非遗授权,总比现在强”;河北竹编跟着转发,配文“非遗没了,专利告着,种源烂着,再扛下去就是死路一条”;摩洛哥艾草园发来“退出联盟”私信:“欧盟要罚我们款,只能先签启星的协议”。
“死路一条?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陶瓮还在,怎么会没证据!”婆婆突然从祠堂的地窖里拖出个木架子,上面摆着个布满窑变纹的老陶瓮,瓮底刻着“1877年李氏制陶”,旁边还放着本线装手札,“这是你太奶奶1877年烧的陶瓮,手札里记着每代人的传承记录,从清朝到现在,哪轮得到启星抢!”
林薇赶紧翻开手札,里面不仅有艾草护苗、槐根净水的法子,还有历代传承人的签名和日期,最后一页是婆婆年轻时的签名,旁边盖着当年公社的公章。“还有这个!”婆婆从陶瓮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枚铜印,印文是“李氏传统陶土手作”,“这是太爷爷传下来的,当年给宫里烧过陶,官府都认!”
半小时后,基地的非遗展示区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刚要签启星协议的联盟成员,都围着老陶瓮和手札。“林总,咱们信你!”山西染坊的老板举着手札复印件,“这就是铁证!启星想抢非遗,没那么容易!”
婆婆坐在老陶瓮旁,教大家认传承印记:“按手札里说的,每代人的陶瓮都有不一样的纹,你太奶奶的是‘回字纹’,我的是‘太阳纹’,小糯米的是‘小陶片纹’,这就是传承!”她的手被铜印的边缘划伤,血珠滴在手札上,小糯米赶紧找创可贴帮她贴上,还在创可贴画了个小陶瓮:“奶奶,陶瓮宝宝会保护你”。老人笑着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在新陶片上刻“小陶片纹”,小糯米的小手握不住刻刀,婆婆就握着她的手一起刻,陶片上的纹路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认真,孩子拍着手说“这是咱们的传承印,启星偷不走!”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非遗命名机构的技术员索菲亚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U盘:“林总,我是索菲亚!这是启星篡改非遗申请材料的原始文件,还有他们买通评审的录音!”她的手里攥着个小陶片,是她祖母用传统方法烧的,上面有和基地一样的“太阳纹”,“我祖母说‘非遗是传承,不是商品’,我不能帮着启星偷传承!”
张远立刻用U盘里的文件研发“假艾草灰检测试纸”,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62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试纸遇真艾草灰显深绿,遇假艾草灰显灰白,刚检测完净化网的艾草灰,就挑出了40%的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