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松针鉴土与矿源暗战(2 / 2)

张远立刻用硬盘里的记录研发“失效剂检测试纸”,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汗水滴在键盘缝里——他知道,80万套订单耽误不起,联盟成员也等不起。“成了!”他举着试纸,试纸遇失效剂显紫色,遇纯陶土显白色,“1块8一张,联盟成员免费领,还能测槐叶里的失效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五章:松针鉴土与矿源暗战(第2/2页)

小糯米的“松针芽防伪”也派上了用场。她把刚发芽的松针嵌进陶片里,贴在纯陶土陶瓮上:“大家看,松针芽能长高的是纯陶土,枯掉的是掺了东西的!”欧盟质检官员半信半疑地把陶片放在温室里,5天后特意赶过来,举着长高的松针芽喊:“是真的!这陶土纯度达标!80万套订单可以正常发货了!”

小糯米的“松针鉴土小视频”在海外爆火,#小糯米的松针小课堂话题登上105国热搜,260亿网友留言“支持中国非遗手作”。欧盟不仅恢复了基地的出口资格,还把松针枣核炭鉴土法纳入“欧盟非遗手作强制检测标准”,要求所有进口传统手作都要用这法子检测。

三天后,好消息接连传来——启星的“双植物鉴土专利诉讼”因“松针鉴土法早于槐叶法,属百年传承”被驳回,连之前的500万赔偿诉求也被取消;土耳其槐树林联合20家新松树林基地,给基地供松针和枣核,槐叶垄断彻底被打破;山西染坊、河北竹编等6家品牌发现“启星智能鉴土仪会故意标错纯度,把纯陶土说成‘劣质品’”,愤怒撕毁协议,带着“启星威胁录音”回归;联盟成员共同发起“全球松针鉴土联盟”,30家国际质量机构主动加入,甚至有欧洲皇室发来订单,指定要用松针鉴土法检测的陶瓮。

基地的松树林旁,热闹得像办喜事。婆婆在教外国客户烧松针灰、磨枣核炭,小糯米举着“松针芽陶片”教大家认纯陶土;张远在调试“松针鉴土数字化系统”,把老法子和物联网结合,联盟成员在手机上就能查看检测结果;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在欧洲皇室手作展设“松针鉴土专区”,笑着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手作的生命力,老祖宗的智慧,能扛过所有垄断和阴谋”;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怎么用松针炭净化陶土、帮着赶制订单”。夕阳透过松针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刚磨好的松针枣核炭粉上,深褐色的粉末闪着微光,暖得像春天。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二凌晨,林薇刚收到欧洲皇室的10万套陶瓮订单,王大姐就抱着份报纸冲进松树林,报纸头版标题刺眼——“启星集团收购全球最大传统陶土矿,未来所有原生陶土定价权归启星”,下面的配图是启星CEO和矿主握手,矿场门口挂着“启星专属陶土矿”的牌子。

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声音发颤:“启星在海外申请‘松针枣核炭鉴土法专利’!把你太奶奶的法子改名叫‘双炭植物生态鉴土技术’,要收专利费!150家欧洲小陶窑已经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说‘用松针枣核炭鉴土就是侵权’!”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启星与陶土矿的合**议”:“他们要在陶土矿里加‘永久性杂质’,这种杂质用松针枣核炭法也检测不出来,烧制后陶瓮会在半年内自动开裂!还计划在咱们的松树林里喷‘生长抑制剂’,让松针长不出芽,咱们的防伪法也会失效!”

林薇站在松针堆旁,指尖轻轻捏起一根带芽的松针,芽尖的露水冰凉——启星的绞杀从未停止,这次是要掐断传统手作的“根”,从最核心的陶土矿下手,让百年手艺彻底失去可靠的原料,就算有再好的鉴土法,也做不出合格的陶瓮。

但她看着桌上的《松针枣核炭鉴土录》,看着小糯米贴在上面的“松针芽剪纸”,又觉得心里发暖。她拿起手机,在“全球松针鉴土联盟”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陶土矿、偷双炭鉴土专利、毁松树林,咱们就联合找新矿源、告专利无效、护松树林!明天上午9点,基地矿源守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启星陶土矿”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着刚开采的陶土,车身上贴着“启星专属原生陶土”的标签。林薇握紧了手里的松针,针尖的绿意硌着手心——只要这些老法子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愿意一起扛,传统手作的“根”,就永远不会被资本挖断。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基地的松树林里埋了“缓释抑制剂”,这批刚采的松针,会在15天后突然失去发芽能力,而基地刚用这批松针签了100万套陶瓮的防伪订单,马上就要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