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八章:柿蒂鉴土与林源暗战(第2/2页)
小糯米的“柿核芽纹防伪”也派上了用场。她把柿核嵌在陶瓮内壁,再用槐叶汁在瓮底画了个极小的“柿”字——“大家看,柿核能发芽的是纯陶土,发不了芽的是掺了东西的!”欧盟质检官半信半疑地把陶片种进花盆,1天后就赶过来,举着发芽的柿核喊:“是真的!这陶土完全合格,我现在就通知汉堡港放行,取消索赔!”
“还有更狠的!”罗阳打开生产记录,“启星计划在3天后,把咱们仓库里没发作的枣核全换成‘假炭核’,让咱们永远烧不出合格炭!我已经把这些证据交给了国际反垄断机构,他们马上就会调查启星的原料垄断!”
小糯米的“柿蒂鉴土小视频”在海外彻底引爆,#小糯米的柿蒂小课堂话题登上115国热搜,320亿网友留言“支持中国非遗手作”。德国客户不仅撤销了4000万赔偿诉求,还追加了10000套陶瓮订单,说“要把这‘会发芽的陶瓮’带进欧洲手作博览会,让全世界看看中国传统手艺的厉害!”
三天后,好消息像潮水一样涌来——启星的枣核垄断因“涉嫌恶意添加抑制剂”被国际机构调查,枣核价格恢复正常;土耳其矿源基地撕毁启星协议,联合12家新矿源给基地供纯矿土;山西染坊、河北竹编等6家品牌,发现启星的“标准绑定协议”暗藏“永久放弃传统手艺”条款,愤怒撕毁协议,带着“启星威胁录音”回归;联盟成员共同发起“全球柿蒂鉴土联盟”,35家国际质检机构主动加入,把柿蒂炭槐叶鉴土法纳入“全球手作安全最高标准”,甚至有日本、韩国的手**会发来申请,想学习这门传统鉴土技术。
基地的柿树林旁,热闹得像过中秋。婆婆在教外国客户做柿蒂炭,小糯米举着“柿核芽纹陶瓮”教大家认纯陶土;张远在调试“柿蒂鉴土区块链系统”,每一份检测结果都上链存证,再也不怕被篡改;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在欧洲手作博览会上设“柿蒂鉴土专区”,笑着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手作的魔力——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到今天还是全球最靠谱的‘安全阀’!”;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怎么用柿蒂核炭净化原料、帮着清除抑制剂”。夕阳透过柿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刚做好的鉴土液上,墨绿的液体闪着柿蒂的光泽,暖得像婆婆冬天熬的柿霜糖。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四凌晨,林薇刚收到“全球柿蒂鉴土联盟”的首批800吨柿蒂订单,王大姐抱着柿蒂样本冲进来,脸色惨白得像纸:“启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柿树林基地!他们说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么花40倍价买柿蒂,要么就没鉴土的炭粉原料!”
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声音发颤:“启星在海外申请‘柿蒂炭槐叶鉴土法专利’!把你太奶奶的法子改名叫‘双植生态炭检测技术’,要收专利费!200家欧洲小陶窑已经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说‘用柿蒂炭鉴土就是侵权’!”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启星与柿树林基地的合**议”:“他们要在柿蒂里加‘发芽抑制剂’,让柿核永远发不了芽,就算烧成炭,也没吸附力!还计划在咱们的柿蒂仓库里‘埋掺了滑石粉的假柿蒂’,磨粉后会让鉴土液显‘假墨绿’,到时候客户会以为咱们的陶土又掺了杂质!”
林薇站在柿蒂堆旁,指尖轻轻捏起一颗老柿蒂,蒂柄上还留着太奶奶当年采摘的指痕——那是1863年的柿蒂,是手札里夹着的标本,现在还能烧出乌黑的炭粉。她突然觉得一阵寒意——启星的终极绞杀,已经从“枣核、柏果”追到了“柿蒂”,他们想断绝所有传统鉴土法的原料根基,让百年手艺彻底沦为资本的“标准傀儡”。
但她看着桌上的《柿蒂炭鉴土录》,看着小糯米贴在上面的“柿核芽纹剪纸”,又觉得心里发暖。她拿起手机,在“全球柿蒂鉴土联盟”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柿蒂、偷双植鉴土专利、埋假柿蒂,咱们就联合种柿树林、告专利无效、查发芽抑制剂!明天上午9点,基地柿树林守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启星柿树林”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着喷洒抑制剂的设备,车身上贴着“启星专属双植鉴土原料”的标签。林薇握紧了手里的老柿蒂,蒂柄的纹路硌着手心——只要这些老法子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愿意一起扛,传统手作的“原料根基”,就永远不会被资本斩断。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基地的柿树林土壤里,埋了“慢性枯萎剂”,这批刚种下的柿树苗,会在25天后突然枯死,而基地刚用这批树苗签了200万套陶瓮的鉴土原料订单,马上就要开始培育柿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