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听闻京郊大水,灾民遍野,太子殿下心急如焚,食不下咽!”
项远山说得是声情并茂,唾沫横飞。
“殿下说,他身为国之储君,岂能安坐宫中,坐视子民受苦!”
“于是,就在昨日,太子殿下不顾东宫侍卫的阻拦,毅然带着自己的亲卫,已经前往城外灾民聚集之地,亲自设棚,为灾民施粥去了啊!”
“轰!”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金銮殿上轰然炸响!
所有人都懵了。
那个骄纵跋扈,不学无术的太子殿下,会去亲自施粥?
这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龙椅上的皇帝,更是瞳孔猛地一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死死地盯着项远山,像是在确认他是不是在胡言乱语。
“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项远山斩钉截铁:“陛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去城外一看便知!太子殿下此刻,恐怕正顶着寒风,亲手将一碗碗热粥,递到灾民的手中啊!”
皇帝沉默了。
他那双阴沉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有震惊,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动容与悔意。
难道朕的皇儿,真的长大了?
是朕之前对他太过苛责了么?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适时地站了出来,满脸感动地拱手道。
“陛下,太子殿下知错能改,浪子回头,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啊!”
紧接着,礼部侍郎也跟着出列,一脸感慨。
“是啊陛下,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太子殿下经此磨砺,心性大成,想必您之前的严厉,也是一番苦心啊!”
“臣等,为太子贺,为陛下贺!”
一时间,殿上竟是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
一句句歌功颂德,像是一根根羽毛,轻轻搔刮着皇帝的心。
他眼中的那抹悔意越发浓郁。
站在人群中的李季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看着那些大臣们精湛的演技,看着项远山那张看似忠心耿耿,实则阴险毒辣的脸。
心中一片冰寒。
好一出父慈子孝,君臣相宜的大戏。
铺垫了这么久,真正的杀招该亮出来了吧。
果不其然。
项远山看火候差不多了,猛地一甩衣袖,再次转身!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试探,而是化作了两柄最锋利的尖刀,直刺李季!
“陛下!”
他的声音,充满了痛心疾首的愤怒!
“太子殿下心系万民,在城外顶风冒雪,为国分忧!”
“可有的人,却截然相反!”
“据臣所知,咱们这位贤名远播的李季世子,在如此国难当头之际,非但没有半分怜悯之心,反而在自己的王府之中,大开宴席,夜夜笙歌!”
“就在昨夜,他府上还传出丝竹之声,不知有多少歌姬舞女,在供他取乐!”
“这简直是丧尽天良,毫无半点皇室子孙的体统!”
“一边是为民请命的太子,一边是骄奢淫逸的世子!”
“如此鲜明的对比,陛下您说,上天降下的警示,那块妖星祸世的怪石,到底是在说谁!”
“到底是谁,才是那个惹得天怒人怨的妖星啊!”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赤裸裸的诛心之言!
刚刚还对太子心生愧疚的皇帝,听到这番话,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的目光,在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死死地锁定了李季。
一个是幡然悔悟,亲赴灾区救灾的亲儿子。
一个是身世存疑,被传为妖星,还在府里享乐的权臣。
这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那所谓的流言,那所谓的怪石,在这一刻,仿佛都有了最合理的解释!
李季终于有了动作。
他没有辩解,没有愤怒。
他只是缓缓抬起头,迎着皇帝那冰冷的视线,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那笑容很淡。
却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嘲讽。
这抹笑容,彻底点燃了皇帝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和怒火。
在他看来,这便是心虚,是死到临头的嘴硬!
“好!”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一股滔天的怒意,几乎要喷薄而出。
“来人!”皇帝的声音,如同滚雷,响彻整个金銮大殿!
“摆驾,朕今日倒要亲自出宫去看看!”
“看看朕的太子,是如何为民分忧!”
“也看看朕看重的这位臣子,是如何在府中,享乐逍遥!”